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装修选瓷砖时,不少人会被“9.9 元/片”“全场五折”的低价标签吸引。但行内人常说:“瓷砖这东西,贪便宜的代价,可能是十年八年的糟心事。”毕竟,家里的瓷砖一旦铺上,少则用十年,多则伴家一生,省下来的几百块、几千块钱,根本抵不上后续的麻烦。 为什么说太便宜的瓷砖,不建议购买? ● 先看最直观的质量问题。表面上,低价瓷砖和优质瓷砖摆在一起,花色、尺寸似乎没什么差别,但吸水率、耐磨等级、耐污染性、摩擦系数等存在巨大差别。比如吸水率,优质瓷砖的吸水率往往较低,而便宜砖的吸水率往往较高,用不了多久,卫生间墙面就可能出现水渍渗透的痕迹,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墙体发霉、瓷砖空鼓。 ● 再看耐磨性。客厅地面的瓷砖,每天要承受家具挪动、家人走动,优质砖的耐磨等级能达到 4 级以上,用十年还能保持光泽;可低价砖大多耐磨性较差,孩子玩滑板车、椅子腿蹭几下,表面就会留下划痕,可能一年不到就像“饱经沧桑”。 ● 更麻烦的是耐污性——厨房墙面的瓷砖要是耐污性差,酱油、油渍溅上去就渗进去,擦半天还是留印子;卫生间的便宜瓷砖,洗澡时的沐浴露泡沫、洗发水残留,时间长了就会让瓷砖表面发乌,怎么擦都恢复不了原样。 这些问题不是“小题大做”。有位业主曾吐槽,贪便宜买了30元/片的地砖,入住半年,客厅地面就像蒙了层灰,擦再多次都亮不起来;卫生间的瓷砖更是成了“重灾区”,边角渗水导致墙面掉皮,最后不得不敲掉重铺,花的钱比当初买贵砖还多。 ● 其次,低价瓷砖的来源往往“水太深”。市面上那些“白菜价”瓷砖,很少是正规厂家的主流产品。要么是小厂用劣质原料生产的低端货——比如烧制时温度不够,导致瓷砖强度差,稍微磕碰就碎裂;要么是大厂的残次品,可能是烧制时颜色不均、尺寸偏差超过标准,铺贴时容易出现高低差,缝隙歪歪扭扭,影响美观;还有可能是压箱底的过时款,花色、规格早就被市场淘汰,买回家搭配家具都难,想补几片同款更是难上加难。 更让人担心的是“处理砖”。有些是工厂倒闭前的尾货,储存环境差,可能受潮、变形;甚至有小厂为了压低成本,使用不符合环保标准的原料,瓷砖的放射性物质超标,长期居住可能影响家人健康。这些隐患,光靠眼睛看是看不出来的,等发现时往往已经晚了。 ● 最后,低价瓷砖的售后几乎等于“没售后”。正规品牌的瓷砖,会承诺 “缺砖可补”“铺贴指导”“质保期”,但低价砖卖家大多是“一锤子买卖”。 有业主说,买便宜瓷砖时,商家拍着胸脯说 “有问题随时找”,可真当瓷砖铺完发现色差,联系卖家时,对方要么说 “铺贴问题不管”,要么直接拉黑;想补几片同款,得到的回复永远是“没货了”;甚至有瓷砖刚铺好就出现空鼓、碎裂,商家却推诿说是“工人铺贴不当”,维权时连正规发票和合同都没有,只能自认倒霉。 要知道,一片优质的瓷砖,从原料筛选、球磨、压制,到高温烧制、抛光,每一步都有成本红线。优质原料、先进设备、严格品控,这些都是保证质量的基础,价格自然不会太低。那些远低于市场价的瓷砖,要么在成本上偷工减料,要么在售后上“摆烂”,本质上是把风险转嫁给了消费者。 装修是为了住得舒心,瓷砖更是家里的“脸面”和“底子”。与其贪一时便宜,换来十年八年的糟心,不如多花点钱选有保障的产品——毕竟,住得踏实,比省那几百、几千块钱重要多了!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8-05
08-05
08-05
08-05
08-05
08-05
08-05
08-05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