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每年的陶博会,都是瓷砖新品上市的高峰期。 2025年的春季瓷砖市场,一方面面临着外部市场的巨大压力,需求萎缩,市场冷清,绝大部分陶企开窑率不高,营收、利润双双下滑;另一方面,消费需求持续迭代,市场分化进一步加剧,新产品,成了企业逆势突围的重要抓手。 那么2025年的春季瓷砖市场,又有哪些新品和变化趋势呢?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首先是规格。开春以来,许多企业推出了800×1350(800×1300)规格的抛釉砖,引发行业热议:这个规格能不能成为市场上的主流规格?1300和1350,到底哪个更好,更适合家居空间? 规格的变化,历来都是瓷砖创新的重要手段。过去几十年,不断有企业尝试新的规格,通过规格的变化,为瓷砖表面的装饰图案和空间应用赋予新的创意,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但过多的规格,也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如果没有一定的销量支撑,大多会遭遇市场的淘汰。 市场筛选出来的规格,除木纹砖外,长宽比大多以1:1或1:2为主。比如300×300、600×600、800×800、1000×1000、1200×1200……400×800、600×1200、750×1500、900×1800、1200×2400、1800×3600……后来,伴随着瓷砖上墙,又出现了宽度在800-1000间,高度在2600-2700间的墙板。 每一个规格的背后,不仅是对产品差异化的追求,还涉及到压机、模具、釉线、窑炉、抛光、包装、打托、搬运、铺贴……等诸多的生产和服务环节。当然,为了消费需求,为了极致的空间美学,这些环节都可以做出让步。 800×1350(800×1300)这款号称黄金比例的瓷砖,最大的卖点是两片上墙,利用率高,物流、搬运、铺贴等综合费用比大规格瓷砖低。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两片叠加上墙,砖缝留在中间,这种腰线效果,根本没法与一砖到顶的墙板相比,也没法与900×1800规格1.5片的效果好看。 老赛道需要新浪潮。陶企之所以选择800×1350(800×1300),这是因为目前市场需求量最大的瓷砖是800×800和750×1500,但这两个规格又是价格内卷最严重的产品。厂商希望通过对二者进行折中,靠规格的差异化跳出价格战的泥潭,这个思路无疑是对的,但最终的结果如何,还需市场检验。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其次是白坯。从去年秋季陶博会开始,一些企业就大力推广白坯砖。客观来讲,不同白度坯体的瓷砖放在一起,白度越高,瓷砖越亮,而且内在品质也越好。 全国各大产区,由于原料差异,瓷砖坯体颜色相差很大。比如佛山砖,坯体就相对较白,夹江砖,坯体则相对较红,北方一些产区,坯体则相对较暗。坯体越白,对原料的纯度要求越高,优质高岭土、瓷砂的加入量就越大。 在当前行业极度内卷的情况下,许多企业都在降本增效,不断用更便宜的原料替代优质原料,因此,瓷砖坯体越来越暗,质量也越来越差。 内卷当中,一些企业反其道而行之,选择用高品质原料生产高端瓷砖,使市场出现了两极分化。今年以来,白坯砖继续受到部分厂商的推崇,作为花色创新和品质突围的重要抓手。在釉面效果较量之外,坯体白度的高低,成为评价瓷砖优劣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常情况下,坯体白度越高,越有助于瓷砖釉面色彩的发色与呈现。随着除铁工艺的持续改进和原料加工专业化分工的不断完善,原料市场的细分和等级更加明显。当然,事无绝对,如果在坯体质量过硬的前提下做好了釉面装饰效果,即便是红坯砖,仍然算得上一片真正的好瓷砖。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三是釉面。货卖一张皮。在这个三观跟着五官走的时代,颜值即正义。因此,瓷砖表面的纹理、花色、质感、光感等永远都是决定消费者购买欲望的第一要素。 客观来讲,瓷砖行业已将表面装饰工艺发挥到了极致,近年来,除了干粒、模具、数码喷釉、丝网跳印外,并没有什么革命性的工艺技术出现,相反,对诸多工艺的叠加应用,却更加成熟、多变,由此导致瓷砖表面的花色、纹理不断升级,色彩、纹理、质感、光感、触感等要素不断细分并走向专业。 在花色和纹理的研发中,瓷砖一直以来都在模仿天然石材,有些甚至是100%复刻。研发人员会在全球范围内搜集最漂亮的天然名贵石材,然后将其图案复制在瓷砖表面。然而,这种纯原始的自然纹理,对于年轻一代的消费群体而言,也许并没有太大的兴趣。相反,他们会追求源于大地、自然、原石,而又能够超越其表面纹理的美学效果。比如莫兰迪色的出现、轻纹理的流行、柔光砖的追捧,无一不在追求表面色彩、纹理和情绪价值的高度统一。 规格、坯体、釉面,始终都是瓷砖新品研发与创新的重要维度。2025年的瓷砖市场,每一个维度都在不断地迭代与演进当中。更专业、更细分、更高阶,更加关注瓷砖整体空间应用及情绪价值,成为2025年瓷砖市场最大的变化与趋势之一。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4-30
04-29
04-29
04-29
04-29
04-29
04-28
04-28
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