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行业一周热点 One week hot review of ceramic industry 热点 01 陶瓷行业大洗牌!淘汰你的从不是大环境,是这3种心态 当前,陶瓷行业正经历着年中大停窑的困境与煎熬,大量陶企、经销商、供应商都徘徊在生死存亡的边缘,不知前路何在? 面对这样的情形,有人悲观地哀叹:陶瓷行业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有人乐观地预言:机遇藏在危机中,行业大洗牌,正是新生力量崛起的好机会。 悲观者所描绘的情景冰冷而又“正确”,地产退潮,需求萎缩、价格战惨烈,行业正面临着残酷的淘汰赛,至少一半的企业、生产线和从业者将离开这个行业。他们的判断精准而又正确,却又如同一幅沉重的枷锁,让无数陶瓷人在焦虑与迷惘中不知所措。 悲观者的判断虽然正确,却也狭隘。他们将产量腰斩、业绩下滑的根源,归咎于不可抗拒的外部环境。这种归因逻辑简单直接,而且极具传染性,最终在行业内蔓延成一股集体性的颓废和无力感,让越来越多的行业同仁陷入“行动瘫痪”的困境当中—— 一是“躺平”心态蔓延。 既然大环境如此恶劣,努力似乎徒劳,不如静待市场回暖。这种消极等待的心态,使得部分企业主动放弃了在寒冬中强身健体、调整姿态的机会。 二是“借口文化”滋生。“市场太冷清”“竞品价格低”“对手产品新”等成为业绩不好的万能挡箭牌,为自己的平庸和懈怠寻找借口。 三是错失调整窗口期。行业深度洗牌的过程,恰恰是淘汰落后产能、重塑竞争格局的关键时期。悲观者因恐惧而裹足不前,往往错过了优化结构、转型升级的最佳时间窗口,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当危机持续深化,那些仅仅停留在“正确”认知层面而缺乏有效行动的企业,如同温水中的青蛙,在焦虑与迷惘中逐渐失去活力,最终成为被淘汰的对象。 点击查看详情:
广 告 热点 02 一陶瓷厂8174万元拍卖 据阿里拍卖网消息,韩城腾龙陶瓷有限公司破产资产将于2025年8月14日进行第一次拍卖,起拍价与评估价均为8173.59万元。 此次拍卖标的为韩城腾龙陶瓷有限公司破产资产,包括存货、房屋建(构)筑物、机器设备、车辆、电子设备、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和无形资产——商标所有权。 其中,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共1宗,位于韩城市龙门镇阳山庄村的工业用地,权证编号:陕(2018)韩城市不动产权第0003123号,权利人:韩城腾龙陶瓷有限公司,面积:227159.00㎡,使用权性质:出让,终止日期:2068年3月29日。 根据相关消息,韩城腾龙陶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在发展进程中,2018 年完成重组并启动扩张计划,企业规模与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然而,受市场环境波动及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公司经营陷入困境,最终走向申请破产清算的结局。2024年10月18日,陕西省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受理了韩城腾龙陶瓷有限公司的破产清算一案。 点击查看详情: 广 告 热点 03 7月多家陶企发布重大投资计划,共斥巨资超27亿 当行业深陷“停窑”阴霾,大量企业选择“躺平”或挣扎于生死线之际,2025年7月伊始,陶瓷行业却迎来了一波令人瞩目的“逆流”——短短10多天内,多家陶瓷企业布局新工厂、新生产线或宣布重大投资计划。多家头部企业及新势力密集宣布重大投资与扩张计划,累计金额突破27亿元人民币!家美陶瓷、太阳陶瓷、特地、金澳达、道氏技术、科达制造等企业的最新动态,犹如在寒冬中点燃了数簇篝火,清晰地勾勒出行业剧烈分化的图景。 这波密集的投资与利好消息,基本来自资金实力雄厚、品牌影响力强、技术领先或战略布局深远的头部企业和特色企业。它们利用行业低谷期,或夯实主业,或押注未来增长点,或向上游延伸、锁定资源,或加速全球化。它们展现的韧性与进取心,与许多企业的“躺平”或挣扎求生形成鲜明对比。 扩产并非盲目增量,而是结构性升级。金澳达瞄准高端岩板、特地强化功能性产品、科达和道氏布局海外及上游资源,都指向了产品高端化、生产智能化、供应链安全化、市场全球化等方向。这正是行业深度洗牌的核心——淘汰落后产能,资源向高效率、高附加值、强竞争力的环节集中。 在行业普遍悲观氛围下,敢于斥巨资扩张,本身就是对自身实力和未来市场判断的强烈信心展示。无论是太阳陶瓷集团12条线满负荷生产,还是科达制造的业绩高增,都印证了头部企业通过精细化管理、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应对危机的能力。它们不是在“等风来”,而是在主动“造风”或“御风而行”。 陶瓷行业的2025年年中,上演了一幕真实的“冰与火之歌”。一边是仍有陶企吹响真金白银的扩张号角,是部分企业产销两旺、业绩飘红、全球布局的进取姿态;另一边则是停窑蔓延、中小企业生死挣扎的残酷现实。 这深刻揭示了行业已进入剧烈分化的新阶段,“扩产”与“破产”并非矛盾,而是同一轮深度洗牌进程的一体两面。未来,资源将进一步向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聚拢,行业格局的重塑正在加速进行中。 点击查看详情: 广 告 热点 04 继“广东制造,假一赔十”之后 “福建制造,假一赔十”又来了 近年来,瓷砖“产地论”甚嚣尘上,继被热炒的“广东制造,假一赔十”之后,“福建制造,假一赔十”又悄然出现。此前,还有“高安制造,真材实料”等与产地相关的八字宣言…… 日前,有消费者农村自建房装修,需要采购一批外墙砖,其遇到的外墙砖砖坯背后就印有“福建制造,假一赔十”八个字。 陶sir从网络公开渠道搜索到,这并非个例。在视频号及抖音平台上,不少福建外墙砖品牌都在纸箱和砖坯上印上了“福建制造,假一赔十”作为产品亮点进行销售,不少博主通过短视频传播“买外墙砖,认准正宗福建制造”的认知。 这样的操作手法,与“广东制造,假一赔十”如出一辙,只不过“福建制造,假一赔十”以外墙砖为主。 在陶瓷行业,福建的外墙砖久负盛名,在终端市场认可度较高。最新数据显示,福建外墙砖生产线数量占全国的54%,产能占全国的55%,并拥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外墙砖品牌,这或许是“福建制造,假一赔十”外墙砖出现在市场上的原因之一。 福建外墙砖产品在市场中占据较高的份额,其优势源于产业积淀、集群优势、成本控制、产品创新等多个维度,这些优势也为“福建制造”的口碑奠定了基础。 但产地≠品质,而是取决于生产标准。如“广东制造,假一赔十”一般,广东的亮面砖冠绝全国,但广东砖不等同于好砖,其它产区亦能够生产出媲美广东的优质瓷砖。同样,在广东、江西等其它产区,亦有一批产品质量卓越、广受消费者及客户认可的优秀外墙砖生产企业及品牌。 点击查看详情: 广 告 热点 05 瓷砖卖不动、持续亏损?陶瓷企业要减品类、减规格、减花色…… 走进任何一家大型陶瓷企业的展厅,目光所及,品类之丰、规格之杂、花色之繁,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无数企业奉行“大而全”的产品策略,豪言可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渠道的任何需求。 然而,冰冷而又残酷的一个个数据告诉你,企业投入大量资金研发、生产的所谓“新品”,很大一部分都以失败告终,最终在仓库的角落里落满灰尘,无人问津;真正支撑企业利润的,仍然是那些在传统品类和经典规格与花色之上持续迭代、升级的产品。 多品类、多规格、多花色的产品矩阵,看似拓宽了品牌护城河,实则处处都是吞噬利润的暗礁。产品线大幅扩张,首先带来的是运营成本的急剧上升。模具定制、小样试产、转产调试、新品上样……样样耗费惊人。当“新品”沦为仓库角落的滞销品时,研发经费便成了纯粹的沉没成本。 经销商面对源源不断的品类、规格和花色也束手无策——展陈空间有限,培训导购困难,市场推广资源被无限稀释。产品线的“加法”,最终演变成企业运营效率的“减法”。 更深的悖论在于,企业殚精竭虑开发的无数“新品”,消费者却未必领情。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前些年陶企投入重金开发的瓷抛砖,最终销声匿迹;2023年秋季火爆的1200×1200方块瓷砖,同样折戟沉沙。 有市场调查数据显示:企业70%以上的销量和利润,往往来源于30%左右的核心常规产品。抛釉砖、仿古砖、木纹砖仍然是当前最畅销的品类;800×800、750×1500、600×1200、400×800,依然是市场占比最高的规格。那些耗费巨资研发的“新奇特”产品,很大一部分如流星般闪过,并未能成为市场主流。 瓷砖企业要扭转当下的亏损局面,除了停窑限产,还需要轻装上阵,来一场“三减”革命,即减品类、减规格、减花色。这绝非保守与退缩,而是聚焦于核心优势的生存进化。 点击查看详情: 广 告
热点 06 山东、河南、江西等地 发生多起瓷砖盗窃案 近日,山东省菏泽鲁西新区公安通报了一起与盗窃瓷砖有关的案例。该则案例显示,一男子为装修自家房屋而盗窃成包瓷砖59包及分割后的小块瓷砖57块,涉案金额高达10000余元,目前该男子已被依法执行逮捕。 据网络公开信息获悉,2025年已有多起类似案件发生。有的是团队作案、有的是偷盗工地用砖,有的是窃走小区中的瓷砖;这些案件中,“犯罪动机”或是想为自家装修省钱,或是想靠销赃赚钱…… 2025年5月,山东的徐某为装修自家院子,谎称瓷砖是“别人赠送”,纠集妻子、朋友甚至八九岁的孩子,分批次将工地50余包瓷砖装车运走。直到民警找上门,徐某才承认瓷砖是偷来的。最终,徐某因涉嫌盗窃被当地公安局依法行政拘留。 2025年3-4月间,江西的陈某某驾驶三轮车以“蚂蚁搬家”式8次潜入工地,每次盗窃少量瓷砖后销赃,累计获利金额高达1万余元。最终,犯罪嫌疑人陈某某被公安机关依法抓获。 2025年3月,河南的杨某作为某工地工作人员,趁人不备之际把工地地板砖放到无人经过的角落,下班时利用三轮车带回家,共计盗走工地100多块地板砖。河南省清丰县公安局巡警大队接警后展开调查,成功将其捉获,杨某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近期发生的多起瓷砖偷盗案,盗窃者的动机惊人地相似:或是为自家装修省钱,或是想靠销赃赚点快钱。他们自以为“工地瓷砖多,少几包没人发现”、“拿点边角料不算偷”,却不知一块瓷砖的单价或许不高,但累计起来的涉案金额,早已越过法律红线。 点击查看详情:
热点 07 一陶企将斥资3亿技改6条生产线 近日,湖南天欣科技发布消息称,其将投入3亿元,将全部6条生产线进行技改升级。率先改造的5号生产线已完全拆除旧窑炉,正在搭建双层窑炉框架。 据了解,湖南天欣科技今年上半年销量略有增长。其进行装备升级目的是提升生产线的智能制造水平,而且技改方向是改成日产能2万㎡以内的小产量窑炉以确保产品品质。根据2024年“陶业长征”的调查数据,其原有的6条生产线日总产能为14.8万㎡,生产抛釉砖、景观厚砖、中板、仿古砖等产品。 点击查看详情: 热点 08 “各种瓷砖,市场最低价” 一瓷砖店这样卖砖违法 近日,福建宁德市场监管局发布一则“某建材店发布违法广告”的典型案例。 2024年10月28日,周宁县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线索依法对周宁县某建材店进行现场检查,发现当事人在其店铺招牌上发布标注“市场最低价”字样广告。 当事人为清理销售店铺内仓库存货,于2024年10月下旬在其店铺正门的招牌上发布一则标注“各种瓷砖 市场最低价 现金交易 互惠互利”的广告,其中“市场最低价”字样涉及信息的绝对化用语,属违法广告,涉案广告发布时间为2024年10月下旬至2024年11月6日。当事人自行设计广告字样内容,委托广告公司制作,费用为28元。当事人已于检查当日对涉案广告内容进行撤除。 点击查看详情: 热点 09 广西一陶瓷厂,技改项目获批 近日,广西藤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广西新瑞福陶瓷有限公司煤粉喷烧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节能报告的审查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公司提交的《广西新瑞福陶瓷有限公司煤粉喷烧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节能报告》获得批复通过。 据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该项目对陶瓷生产线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在原料工序安装煤粉喷烧干燥系统,代替原来的煤气喷烧干燥系统,同时增加备用电源和数码打印系统等,采用多管喷烧燃烧,提升燃料燃烧效率,提高了原料工序干燥系统生产效率。 项目建成后,建筑陶瓷由1300万平方米年提升至1500万平方米/年。该项目投产后,全年新增综合能源消费量不超过4846.64吨标准煤(当量值)14078.59吨标准煤(等价值)。 点击查看详情: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7-29
07-29
07-29
07-29
07-29
07-29
07-29
07-29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