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不止于材料|东鹏IW以陶砂为媒介,重构建筑空间的人文叙事

陶瓷信息网2025-09-01 10:15:02

当陶瓷行业在仿石材、木纹的同质化红海中艰难突围,创新之路似乎越走越窄。真正的突破,是更逼真的纹理?还是更低的成本?

或许,答案藏在被我们遗忘的起点——那些蕴藏着东方智慧与生活温度的陶与砂之中。

东鹏IW的“陶然有器”系列新品,正试图以一场回归文化根脉的深度探索,给出不一样的解答。

01

从文化根脉出发

陶砂里的千年故事与当代实践


中国陶砂文化,是流淌在文明长河中的血脉,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印记与东方美学的基因密码。从远古先民抟土制器时“天人合一”的质朴初心,到后世陶砂工艺在岁月淬炼中沉淀出的独特质感,陶与砂始终是连接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重要精神纽带。

东鹏IW深耕其中,将陶与砂的材质肌理、工艺密码作为文化可持续实践的切入点,在对二者进行深度解构与重塑的过程中,团队探索出了解读器物的全新视角,从材质本源追溯文化脉络,从工艺细节感知造物温度。

真正的创新,从不是冰冷的技术堆砌,而是对“人”的关注与“情”的传承。以陶砂为媒介,东鹏IW携手融设计图书馆、品物流形团队踏遍山河追溯传统工艺的根脉,在匠人的指尖、泥土的肌理、生活的烟火中,找到了传统与当代对话的密码。其中,荣昌陶“挂掉白泥露红泥”的工艺智慧,恰是这场文化转译中最动人的注脚之一。

在重庆荣昌的老工坊里,“挂掉白泥露红泥”的古老技法,藏着最动人的生活智慧。老匠人布满厚茧的手掌间,竹刀轻游于陶坯之上,白泥簌簌剥落,底层红泥如晚霞渐显。专注的眼神里,有对材料的敬畏,更有对生活的热忱,“白泥挂得匀,红泥露得巧,腌菜才香,装水才甜”。没有刻板模板,全凭手感经验,每道刮痕都藏着岁月的韵律,偶有的偏差恰如生活本身,充满真实生动的温度。

图片


东鹏IW沉浸式记录下这门工艺的点滴,从陶土揉炼到火候把控,读懂了匠人将情感注入泥土的坚守。正如IW美学顾问,融设计图书馆、品物流形创始人张雷所言:“手工雕琢的细节总能唤起想象与温暖”。这份坚守让设计回归指尖触感,而非冰冷的程序输出。

当荣昌陶的肌理化作当代瓷砖的纹路,东鹏IW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情感对话。那些未经算法修饰的细节里,有匠人专注的坚守,有团队发现的惊喜,更有传统工艺流淌的生活温情。这便是传统工艺最动人的复兴,扎根人文土壤,连接“人”与“情”,让千年匠心走进日常,让建筑空间成为温暖的人文叙事载体。


02

陶然有器

五大篇章解码传统工艺的当代转译


东鹏IW是东鹏控股旗下的高端材料品牌,自2016年正式创立起,便致力于成为“设计师的材料美学库”,通过溯源传统文化,用当代设计拆解,重构成人文主义的建筑材料。

2023年,东鹏IW携手融图书馆&品物流形团队,启动为期三年的“中国传统陶瓷材料研究计划”。2024年,东鹏IW推出“中国传统陶瓷手工艺材料研究——砖瓦诗赋系列产品。今年,东鹏IW携“陶然有器”系列亮相“人文共续 焕境新生”年度新品发布会,展示中国传统陶瓷材料研究第二年成果。

陶然有器系列以传统陶艺为根基,通过“陶之语、陶之影、陶之味、陶之愿、砂之色”五大篇章,用现代设计语言完成工艺与文化的当代转译,构建起跨越时空的故事链。张雷认为,在“泥与火碰撞”中诞生的器物,既凝结着时间的温度与匠人的心意,更承载着中国人将情感与信仰寄托于火土的艺术智慧。

陶之语


工具肌理的生命力转译

“陶之语”篇章保留了手工制陶中工具按压、刮擦的原始印记,旋纹如水流婉转,刮痕似风过留痕,指压藏着掌心温度,将随机性肌理转译至瓷砖表面。当人们赤脚踩在地面,或指尖轻抚墙面,能清晰感知工具与陶泥碰撞的生命力,让家成为承载匠人心跳的立体空间。

陶之影


荣昌陶的生活烟火延续

图片

荣昌陶的肌理中藏着川渝人家腌菜坛、泡菜罐的生活记忆。“陶之影”篇章从荣昌陶千年生活实用场景中汲取灵感,将这一独特技法转化为瓷砖的层次肌理与色彩渐变,倘若用其打造厨房空间,仿佛能唤起腌菜的咸香、沸水的沸腾声等生活记忆,让传统陶艺的烟火气自然融入当代日常。

陶之味


砂器与茶香的感官视觉化

图片

将荥经砂器由“呛釉”工艺产生的金属微光赋予瓷砖,让光线折射中自带温润质感;同时解构畲族织带的“彩带纹”,提取其韵律感转化为瓷砖的暗纹……置身于“陶之味”的空间,视觉化的茶香唤起了品茗的宁静与愉悦。

陶之愿


商周纹样的古今共鸣

融入青铜“陶范”的粗糙肌理,与畲族织带的细腻纹路、单丛植物的自然形态形成对比。这种“时空叠印”的设计,让三千年前的工匠手温与当代生活产生共鸣,使空间不仅是居住场所,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图片

砂之色


砂色承古匠艺新生

以宜兴紫砂陶为设计灵感原点,深度挖掘其五百年传承的手工技艺精髓与自然美学基因。聚焦紫砂“泥色天然、肌理细腻、触感柔润”三大核心特质,经现代陶瓷工艺创新转化,打造兼具文化厚度与当代审美的产品。

五大篇章以“工具痕迹—几何器型—味觉想象—精神寄托—色彩感知”为脉络,让传统陶艺从工艺、文化、情感层面完成与当代生活的深度联结。


03

人本设计赋能空间

陶然有器的多维价值图谱

东鹏IW陶然有器系列以“人本设计”为核心,为用户、设计师与行业注入深层价值,让建筑空间超越材料属性,成为文化与情感的“容器”。

对设计师而言,承载着地域工艺与人文记忆的陶然有器系列,为其提供了更多故事、有灵魂的材料选择。“陶之语”的手工肌理可打造充满生命力的互动空间,“陶之影”的荣昌陶纹路能为厨房注入生活烟火气,“陶之味”的砂器光泽与茶香视觉化设计适配茶室意境……让设计师无需凭空创作,便能通过肌理、色彩与故事构建有灵魂的空间叙事。

对用户来说,陶然有器系列带来“有温度的文化归属感”。当指尖抚过“陶之语”的工具刮痕,能感知匠人掌心的温度;厨房铺设“陶之影”瓷砖时,红泥白泥的渐变会唤起腌菜坛的生活记忆;“砂之色”的紫砂质感让客厅弥漫东方美学的温润……这些细节让日常空间不再冰冷,而是成为承载情感、连接传统的生活场景。

对行业而言,东鹏IW通过传统工艺的当代转译,证明其能成为产品核心竞争力,推动行业从材料比拼转向人文价值挖掘,为非遗活化与产业升级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路径。这种从文化根脉出发的设计,让每个空间都充满个性与情感,真正实现“器以载道”的人本关怀。

东鹏IW的实践,或许正在悄然改变人们对建筑陶瓷的认知——不再仅是冰冷的铺贴材料,而是能够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东方美学、温暖人居体验的文化载体。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