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关停工厂、清空设备,越来越多陶企轻资产运营

陶瓷信息网2025-09-01 10:23:25
图片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近年来,在市场环境的倒逼下,陶瓷行业产销模式逐渐涌现出一些新的变化。譬如,产销分离态势愈发显著,轻资产运营的陶企越来越多,贴牌代工及厂房、生产线租赁等现象亦日趋普遍。

部分陶企选择关停自有工厂、拆除生产线——原有厂房或改造为仓库,或转租给其他行业企业——彻底退出生产环节,转向轻资产运营模式。这类企业将全部资源聚焦于品牌运作、市场开拓与客户服务等领域,订单流向哪里,便前往对应区域开展贴牌合作,彻底摆脱了工厂停窑带来的经营压力与负担。

这类陶企在广东产区分布相对集中。最近几年,时常听到广东xx陶瓷关停了工厂,清空了设备,不再生产了,但品牌依旧活跃在市场,这种“退厂不退市”的转型路径,既甩掉了工厂与产能包袱,又保住了多年积累的市场资源。

图片


另有部分陶瓷企业,虽多年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与物力打造自有品牌,却始终未能取得理想成效,于是不再执着于“品牌建设”,转而调整发展重心,将有限的资源与精力投入到工厂升级建设及生产制造环节,进而成为众多陶瓷企业寻求OEM合作时的重要伙伴。

在陶瓷行业加速洗牌的浪潮中,不少陶企正是通过此类经营策略的调整,成功实现了“绝处逢生”,他们通过集中自身全部力量,最大程度发挥“长板优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开辟出一条全新的企业生存之道。

图片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贴牌比自己生产更划算”

轻资产运营成为许多陶企的选择


广东某陶瓷厂将生产基地改造为仓储物流中心,每年通过场地租赁获千万元稳定收益,同时将全部生产环节委托给周边几家代工工厂,其2024年营收同比实现增长,利润率较自建工厂时期亦有所提升——这一案例并非个例,而是陶瓷行业轻资产运营浪潮中的典型缩影。

近年来,随着政策环境、市场格局与消费需求的深刻变革,越来越多陶瓷企业挣脱重资产枷锁,通过剥离生产环节、聚焦核心价值领域。这一趋势的形成,既是市场环境倒逼的结果,也是企业主动求变的战略选择。

传统陶瓷企业属于典型的重资产模式,依赖大量资金投入土地、厂房、设备和生产线。随着行业发展进入成熟期,这种模式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图片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首先是停窑压力连年增加。陶瓷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庞大产能,但市场需求不增反降,导致供需失衡。最近数据显示,我国建筑陶瓷产能利用率已低至50%,大量产能闲置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带来了沉重的资产折旧负担。

例如,有的陶瓷厂自有生产线全年开窑率仅有50%,设备折旧、固定人工等成本分摊到单位产品上,使得“贴牌比自己生产更划算”。更关键的是,代工模式下企业无需承担停窑风险。

其次是环保门槛与投入陡增。随着“双碳”战略推进,陶瓷作为高能耗、高排放行业,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多地政府明确要求陶瓷企业进行环保改造,这对企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许多陶企无力承担不断增加的环保投入。

第三是成本持续上升,利润持续压缩。近年来,原材料、能源、人工等成本要素价格普遍上涨,而产品价格却难以同步提升,导致行业利润率持续走低。重资产模式下的固定成本占比过高,使得企业在市场下行期缺乏弹性。

与此同时,市场需求的碎片化与个性化趋势,让重资产企业难以快速响应。随着年轻消费群体对瓷砖的花色、规格、功能需求愈发多元,定制化订单占比逐年提升,而轻资产企业凭借灵活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可快速对接不同代工工厂的特色产能,解决产品供应问题。

另一方面,陶瓷企业普遍面临的资金链压力,加速了轻资产转型进程。传统重资产陶企的固定资产占比通常超过60%,大量资金沉淀在土地、厂房、设备上,导致现金流紧张。对比之下,国内陶瓷行业重资产企业资产负债率通常较高,而轻资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较低,财务风险显著降低。 

在这种竞争格局下,放弃重资产、转向轻资产运营成为许多企业的理性选择。

图片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重资产还是轻资产?

还看陶企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


总体而言,轻资产运营模式为陶企带来了多重优势,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通过专业化分工,企业可以集中资源发展自身核心能力,同时降低综合运营成本。

此外,轻资产企业通常组织结构更扁平,决策机制更灵活,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策略和经营方向。在市场低迷时期,轻资产企业没有产能包袱,可以更快进行战略调整,避免巨大损失。

在风险方面,轻资产模式减少对单一生产基地的依赖,能够更好地分散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在环保政策趋严的背景下,轻资产企业不受产地限制,可以选择环保标准更高、政策环境更稳定的地区进行合作,增强经营稳定性。

图片


尽管轻资产模式优势显著,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其成功高度依赖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和品牌溢价能力。

品质控制风险是首要挑战。生产环节外包后,产品质量控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合作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一旦代工企业质量控制不严,将直接影响到品牌形象和市场声誉。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和监督体系成为轻资产企业的必修课。

供应链依赖风险亦不容忽视。轻资产企业与代工厂之间形成深度依赖关系,一旦合作出现问题,或者代工厂自身经营发生变故,将直接影响产品供应和市场表现。

技术创新能力弱化是潜在威胁。长期脱离生产环节,可能使企业逐渐失去对工艺技术发展趋势的敏感度和创新能力。如何平衡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保持对生产技术的前瞻性把握,是轻资产企业需要面对的长期课题。

品牌溢价能力是成功关键。轻资产模式要获得持续成功,必须建立强大的品牌溢价能力,否则很难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保持优势。品牌建设需要长期投入和系统规划,对企业的战略定力和执行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

轻资产运营模式正在深刻改变陶瓷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商业模式。对于陶企来说,选择重资产还是轻资产没有标准答案,关键是要基于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找到最适合的发展路径。在未来发展中,如何平衡轻与重、虚与实、专注与整合的关系,将是每个企业需要持续探索的战略命题。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