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国内通过新建或技改点火/投产的全新窑炉至少18条,对比去年同期超过41条的数量,同比下滑超过56%。 近两年来,国内瓷砖爆发激烈价格战,致使陶瓷企业利润逐渐走低;叠加市场需求进入存量时代,生产出来的瓷砖大量变成了库存积压。瓷砖利润低、库存多等因素导致陶企上新线动力减弱。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福建、湖南各有4条新窑 柔性化生产需求成一大趋势
从区域来看,上述18条新窑分布于9个省份。其中福建、湖南各有4条,广西、江西、河南各有2条,广东、重庆、湖北、新疆各1条。生产的产品类型主要为抛釉砖、仿古砖、地铺石。 值得一提的是,力泰陶机承建了其中的8条窑炉,科达陶机承建了6条窑炉,此外中鹏承建2条,摩德娜、华信各1条。 从上述表格还可以看出,近年来,为应对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以及缩短交货周期,瓷砖生产线对柔性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跟2024年“陶业长征”统计出全国已有众多可兼产不同产品的窑炉不谋而合。
上述表格显示,凯旋陶瓷、凯美陶瓷、新隆丰陶瓷今年的新窑均可生产两种以上的不同产品。此外,其中东鹏今年点火投产的新窑,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提升柔性化的生产能力,其采用分火位生产方式,可同时生产三片具有单独SKU的瓷砖,据了解这三片瓷砖在厚度、规格、工艺等方面均有所差异。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新窑数量减少超一半 利润低、库存多成主因
2025年上半年的18条新窑同比去年减少超一半,原因在于陶瓷企业近年来利润率逐年下滑,而库存却居高不下。 公开资料显示,5家头部陶企有4家2025年一季度利润处于亏损状态。去年的利润数据也不乐观,这5家陶企2024年的净利率相比2023年悉数下滑。并且,5家陶企2024年的利润总额为-1.62亿元,而在2023年其利润总额为4.99亿元。可见陶企在2024年承受的巨大压力。 而在库存方面,瓷砖产能过剩导致的供大于求的矛盾,在地产需求萎缩背景下尤为突出。尽管近年来开窑率不高且瓷砖价格持续下滑,但销路不畅导致的库存积压现象未得到有效解决。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上述5家陶企的存货总额为38.56亿元,环比2024年末的存货总额40.63亿元减少5.09%。 此外,5家陶企在2023年末的瓷砖库存总量为11104.55万㎡,2024年末的瓷砖库存总量9960.40万㎡同比减少10.30%,尽管仍高达1亿㎡,但从中可以看出陶企在加速库存出清。 瓷砖库存压力也引发了激烈的价格战,这也影响着陶企总部的利润,上述5家陶企2024年的瓷砖平均售价对比2023年全线下跌,其中最少的下降了2.58元/㎡,最多的下降了5.81元/㎡。 同时,价格战也对终端流通渠道带来冲击,据了解,有批发商表示,其前一年入库的上千万元瓷砖,过完年后就已贬值几百万元。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7-10
07-10
07-10
07-10
07-10
07-10
07-10
07-10
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