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仓库租金从2023年每平方米10块钱一路狂跌,现在3块钱都没人租!回想以前,纸箱厂租车间当仓库都比自己生产赚得多!”一位产区陶瓷企业负责人的感慨,生动勾勒出建陶行业当前面临的剧变图景。 2025年开年以来,寒意持续笼罩行业,高安产区陶企的到厂煤炭价格一路下探,已跌至750元/吨左右。然而,成本端的“利好”并未带来暖意,在市场下行的巨大压力下,瓷砖价格更是上演了“跌跌不休”的戏码——部分厂家的中板产品甚至跌破4元/片,降价速度远超成本下降幅度。 更令人忧心的是,即便生产成本与产品价格双双下滑,面对急剧萎缩的市场需求,瓷砖依然“卖不动”,整个行业深陷“量价齐跌”的漩涡。 从上游煤炭降价、终端瓷砖滞销,再到仓库空置无人问津,这一连串下跌的数据,无不指向同一个核心症结:严重的供大于求。产能严重过剩叠加需求持续缩水,惨烈的价格战让行业“头破血流”,企业被迫在差异化上寻求出路。 譬如,高安产区如今的企业开窑率、产销率呈现彻底的两极分化:有的企业产销两旺;也有的企业则步履维艰,连维持窑炉运转都倍感吃力。当行业从“压机就是印钞机”的黄金时代,跌入“压一片亏一片”的残酷现实,决定企业能否熬到下一个春天的关键,已不再是规模大小或品牌光环,而是企业掌舵人的战略眼光与精细化管理思维。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01 品质这根弦 断了就没回头路 在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新品生命周期急剧缩短的当下,品质成为企业甩开对手最坚实的底牌。然而,激烈的竞争中也滋生了乱象:部分企业为压成本不惜牺牲品质,甚至铤而走险仿冒品牌赚快钱。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或许能换来短期销量,长远看注定被市场无情淘汰。 数据印证着分化:2025年上半年,全国建陶企业平均开窑率不足7成。以高安产区为例,保持较高开窑率的,主要集中在那些注重品质、持续进行产品研发和渠道建设的规模型本土头部企业。例如拥有三十年历史的老牌企业太阳陶瓷,其12条生产线全开并实现产销平衡,秘诀就在于长期对品质的坚守、持续的渠道赋能以及不懈的产品创新。 同样保持满负荷生产的格仕祺陶瓷,其董事长刘春良道出了核心:“在能承受的成本范围内,把品质做到极致。”当同行纷纷通过减薄减重来节省成本时,格仕祺却坚持夯实品质根基,以此赢得市场的认可。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02 库 存 从“摇钱树”变“烫手山芋” “去年囤了千万库存,过完年直接亏几百万!”——这句2024年批发商的无奈吐槽,在2025年已成为全行业的切肤之痛。据悉,自去年下半年至今,部分陶企的瓷砖价格跌幅已超30%,这不仅导致批发商库存大幅贬值,厂家积压的库存贬值更为惨重。一些积压超过5年的陈货,即使大幅降价也无人问津,还要持续吞噬高昂的仓储成本。 过去“淡季囤货、旺季涨价”的经营策略,在产能过剩、需求萎缩的今天已彻底失灵。库存不再是财富,反而成为沉重的负担——库存越多,仓储和资金压力越大,货品价值却在加速缩水。 面对困局,高安产区某企业负责人直言,老一辈企业家必须摒弃“囤货等涨价”的旧思维。企业需要根据市场动态和自身销售能力,实时调整生产节奏,并勇于“断臂求生”,及时清理过期无效库存。对于差异化新产品,更要审慎评估市场接受度,避免形成新的积压。唯有保持库存良性循环,才能减轻资金压力,轻装前行。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03 技改要谨慎 “算好账再下手” 过去五年,全国范围内大量陶企完成了生产线的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改造,高安产区更是有超过80%的企业在产能、节能和智能化方面进行了升级,头部企业普遍拥有至少一个智能化生产基地。这些改造在行业上行期确实带来了显著的提质增效(如提升产能规模、保障品质、降低能耗)。 然而,当行业进入下行周期,企业在装备技术升级上就需要更加审慎。对于资金充裕、志在长远的企业,逐步升级老旧设备仍是提升竞争力的路径。例如江西佳宇陶瓷,近两年持续投入对窑炉进行拆旧建新,率先在西瓦领域实现了绿色智能化改造。作为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西瓦生产商,佳宇依托十余年积累的资金实力和渠道优势,即使在行业寒冬中,依然能完成节能改造,并凭借新装备在产品质量和规格创新上取得突破。 但对于资金链紧张的企业而言,当下首要任务是“活下去”。 保住宝贵的现金流、维持稳定运营才是重中之重。盲目投入巨额技改可能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进入新一轮行业周期,单纯比拼产能规模的时代已经过去,企业间的较量,更深层次地转向了资金实力的厚薄与持续应战的战略定力。 那些能在洗牌期稳住阵脚的头部企业,无不是在这几点上占据了优势。
结语: 思维破局,方见生机 行业寒冬凛冽,“活下去”是首要命题。在这生死攸关的战场上,品质是立足的根基,而思维则是突围的方向。 固守“旧地图”,注定找不到“新出路”。陶瓷企业唯有将战略方向想深想透,将精细化管理执行到位,在品质底线、库存管控、技改投入等关键环节做出明智抉择,方能在残酷的生存战中赢得生机,最终笑傲下一个春天。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7-08
07-08
07-08
07-08
07-08
07-08
07-08
07-08
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