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行业一周热点 One week hot review of ceramic industry 热点 01 陶瓷厂年中停产 一线生产员工怎么安置? 最近两年,伴随着市场需求持续缩量,陶瓷企业的生产周期不断缩短,年中停窑及生产线频繁启停渐趋常态化。 年中通过停窑减产的方式,缩减市场上的瓷砖供应量,已经成为缓解愈演愈烈的行业内卷,遏制行业“无底线”价格战,减轻陶瓷企业销售压力的必要行为与无奈之举。 但另一方面,陶瓷企业生产周期的缩短与生产的断断续续,势必会对生产人员的收入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于许多一线生产员工而言,这是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在年中停窑减产及复产时间待定的这段时间里,企业的生产人员如何安置?员工的收入稳定如何保证?这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企业责任问题。 从当前行业实践来看,面对停窑期带来的运营压力,各陶瓷企业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策略来管理和安置一线生产员工: ① 人员优化与弹性离岗。部分陶瓷企业选择直接进行人员精简,通过裁员或遣散的方式降低停窑期间的人力成本负担。常见的操作是实施“末位淘汰制”,对绩效表现相对靠后的员工进行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许多传统陶瓷产区,相当一部分一线生产工人本身就保持着“半工半农”的职业状态——农忙时返乡务农,农闲时进厂务工。企业通常会在遣散时释放信号:待后期市场回暖、窑炉重新点火复产后,将优先考虑重新聘用这些有经验的老员工,一定程度上维系了员工关系的纽带。 ② 维持基本劳动关系与薪酬调整。更多的企业倾向于在短期停窑期间保留核心员工队伍,避免复产时出现熟练工严重短缺的困境。为此,它们普遍采取调整薪酬结构的做法:暂停发放绩效奖金、岗位津贴等浮动部分,仅按当地法定标准向在册的一线生产员工支付最低工资,并继续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这种方式虽然大幅降低了即期人力成本,但核心目的在于维持员工的在职身份和劳动关系。 ③ 内部岗位整合与轮岗安排。为了进一步挖掘现有人力资源的潜力,不少陶企对停窑期间仍需维持的基本运营岗位(如设备维护、安保、仓储管理、少量订单处理等)进行整合优化。比如,合并相近或互补岗位,将不同工序的辅助工岗位合并,要求留岗员工承担更广泛但相关联的职责。 点击查看详情: 广 告 热点 02 2025瓷砖业务员的辛酸 说出来都是泪…… 房地产下行、消费疲软、产能过剩、竞争白热化……整个陶瓷行业产业链承压。而冲在最前线,以血肉之躯直面这道凛冽寒潮的,正是那些背负着KPI、行走在城乡之间的瓷砖业务员们。 陶瓷行业产销量断崖式下跌背后,瓷砖业务员的销售业绩经历着腰斩般的剧痛。曾经,跑几个客户就能签下订单,如今,密切“跟踪”几个月,磨破嘴皮子介绍产品,换来的却是一次次摇头,对方轻飘飘一句 “别家价格更低”,就将所有的努力化为泡影。 业绩压力宛如一块巨石,死死压在每一个业务员心头,辗转奔波、拼尽全力也不一定能够完成销售任务。每一笔成交的订单背后,都浸透着数十次甚至上百次被拒绝的苦涩,被客户挂断电话、被同行恶意诋毁……这些都成了工作中的 “家常便饭”。 有亲历者坦言,仅在数年前,一线品牌核心区域的优秀业务员,年收入稳定在四五十万元者不乏其例,凭借这份业绩,很快就可以在佛山实现安家落户。而今,市场风云变幻,部分业务员的年收入已不到十万元。更有甚者,已不乏业务员因业绩与收入断崖式下滑,转而投身网约车行业的案例。 不仅如此,当下业务员去终端跑市场,比以前更难,“别说有口茶喝了,被拒之门外也是常事,心理素质不强大的,被骂哭的都有”——位行业人士的感慨,道尽了其中的辛酸与挑战。 点击查看详情: 广 告 热点 03 日产40000平方米! 又一条瓷砖生产线点火 6月25日,特福国际科特迪瓦陶瓷厂(下称“特福科陶”)成功点燃窑炉,这条被寄予厚望的生产线正式宣告投产。 相关信息显示,该陶瓷厂自2023年10月18日启动项目筹建,从土地平整、设备进场,到施工建设、工艺调试,经历了一年多时间,到近期成功点火投产。 特福科陶作为特福国际在非洲布局的第七个国家的建筑陶瓷项目,工厂占地面积达50公顷,具备多条现代化陶瓷生产线的拓展潜力。本次投产的一期项目配置1条高标准生产线,设计日产能可达40,000平方米,产品涵盖瓷片、耐磨砖和彩釉砖等多规格品类,全面满足科特迪瓦及西非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特福国际是由科达与森大共同成立的子公司,现已发展成为海外瓷砖产能最大的中资陶企之一。截至2024年底,其已在肯尼亚、加纳、坦桑尼亚、塞内加尔、赞比亚、喀麦隆6个国家建成19条瓷砖生产线,2024年瓷砖产量约1.76亿㎡同比增长17.62%。 点击查看详情: 广 告 热点 04 800×1350mm瓷砖很火 不少陶企却称“卖得不好” 2025甫一开年,800×1350mm这一全新规格凭借“两片到顶”的铺贴优势,赢得了陶瓷行业的高度关注。一经推出,800×1350mm便成为了不少商家推广的焦点,特别是在4月份佛山陶博会、高安陶博会上,更是成为大量陶企力推的主力新品。 不过,许多陶企在800×1350mm推向终端市场之后,销售表现并未达到预期。据分析,主要有三重压力扼杀了800×1350mm规格的增长势能。 其一是市场需求萎缩的冲击。当下的瓷砖消费市场面临需求萎缩的压力,受房地产下行影响,消费者的装修意愿降至冰点,除刚需市场外,多数消费者表现得较为谨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800×1350mm规格市场需求的释放。 其次是竞品挤压与认知滞后。市场上已有750×1500、800×1300mm两大相近规格,尤其是750×1500mm规格,历经多年推广早已深入人心,而作为新品,不少终端用户还未真正了解800×1350mm铺贴后的效果。 第三是价格内卷的恶性循环。有陶企负责人直言:“厂家还未全力推广,价格战就已打响。”利润空间尚未形成便被压缩,影响了经销商的推广动力。 “在4月份陶博会的时候,800×1350mm规格便成为了众多厂家热推的产品,犹如此前的1200×1200mm规格,各大厂家都还没怎么去推,就已经开始卷价格了,800×1350mm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产品不赚钱,厂家就没有推广的动力,而只要一赚钱,大家就开始卷价格。”淄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品牌销售负责人表示。 在上述多方因素影响下,800×1350mm规格在终端的市场表现一般,甚至部分厂家在第一批产品发货之后,仅有少许客户回单,这主要与当前的市场大环境与行业的内卷背景密切相关。对于800×1350mm上市后销售不达预期,不少行业人士调侃其“生不逢时”。 点击查看详情: 广 告 热点 05 瓷砖门店没人 直播带货却越来越火 市场下行,需求萎缩。不仅仅是陶瓷行业,许多行业都呈现出凋敝、疲软、清冷的态势,无数中小微企业正经历着痛苦的煎熬:顾客消失了,价格见底了,利润不见了……4月,居然之家实控人、董事长兼CEO汪林鹏被留置;5月,红星美凯龙创始人、董事总经理车建新被留置。 一个时代落幕了,与此同时,新的流量战场正如火如荼。 在移动互联网的加持下,步入2025年,直播带货愈演愈烈,成为当下中国经济最靓眼的一道风景线。除了那些央、国企垄断的市场外,几乎所有行业、所有商家,都相继涌入抖音等网络平台,或直播带货,或自媒体运营,或打造个人IP。 瓷砖产品的销售,在渠道端长期以来比拼的关键点都是经销商的实力、门店的档次、市场资源的多寡等,这些因素决定了销售业绩的基本盘。但在网络直播崛起的今天,这些因素的权重正快速降低,取而代之的是主播、流量、场景、转化等,它为陷入市场困境中的陶企开辟了一条高效、互动且能深入连接目标客户的获客新路径。 一个优秀的主播,抵得上一支庞大的销售团队。因此,培养并打造一批优秀的主播团队,将是直播带货的关键所在。 面对越来越冷清的瓷砖市场,将网络直播纳入企业整体营销和拓客战略,这已不是陶企“要不要做”的选择题,而是“如何做好”的必答题。 点击查看详情: 广 告 热点 06 国内陶企卷到停窑减产 国外又有瓷砖大线点火投产 6月25日,特福国际科特迪瓦一条日产40000平方米的生产线点火投产,涵盖瓷片、耐磨砖和彩釉砖等多规格品类。这是特福国际在非洲第七个国家建设的陶瓷项目,此前,特福国际已在肯尼亚、加纳、坦桑尼亚、塞内加尔、赞比亚、喀麦隆6个国家建成19条瓷砖生产线,2024年瓷砖产量约1.76亿平方米。 这样的建设速度,令国内一众陶企垂涎不已。一边是国内市场因需求萎缩而深陷产能过剩、大面积停窑限产的困局当中,另一边却是热火朝天,行业首家百亿陶企正在非洲复制着国内陶瓷行业30年前“印钞机”的神话。 冰火两重天的感受,在这个夏天格外鲜明而又残酷。遥远的非洲,曾经无数次吸引中国陶瓷人和投资者的目光,但终究是敢为人先的开拓者把握住了机会,并掘取到了丰厚的财富,留给观望者和犹豫者的,只有错失的先机和无奈的徒叹。 这些年,有些企业出海成功了,有些企业失败了,也有一些企业平平无奇。但无论多难,还是要想办法走出去。走出去,不一定成功,不走出去,只能困守一隅。当然,走去哪里很重要,什么时候出去更重要。当下,应该是到了做这件“难而正确的事”的时候了。 从陶瓷大国到陶瓷强国,国际化和全球化是其必然要跨越的一道鸿沟。只有走出国门,在全球市场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生产基地和销售渠道,陶瓷产业才能在这场大国崛起的变革中不至于掉队。 产业出海,不仅仅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现实的需要。虽然前路莫测,荆棘密布,但唯有投身其中,踏平坎坷,才能为企业寻找到未来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点击查看详情: 热点 07 一瓷砖店着火 夏季生产经营要注意 六七月份,随着夏季高温天气的到来,亦是火灾高发的季节。主要的着火原因包括:一、电器火灾,空调、风扇等大功率电器使用频率激增,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劣质电器等问题容易导致电气火灾;二是施工和生产,高温环境下,施工动火作业、电气设备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管理等如果操作不当或管理疏忽,风险增加。 近期,多地发生了与陶瓷、瓷砖相关的火灾,值得陶瓷企业及瓷砖经销商警惕! 据江西消防消息,2025年5月26日,江西吉安一瓷砖店铺着火。起火原因是,当事人将点燃的蚊香放置在可燃物旁,离开时未熄灭点燃的蚊香,导致蚊香持续阴燃,点燃周围的可燃物,最终造成火灾。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仍有一定的财产损失。 消防部门提醒,为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火灾,夏季使用蚊香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远离易燃物:蚊香周围1米内不放置床单、衣物、纸张、窗帘等可燃物,同时远离酒精、花露水等挥发性易燃物品。 二、规范摆放:用金属或陶瓷蚊香架固定蚊香,并将支架置于不燃烧的器皿中,放在通风处且远离风口,高度适中(避免低矮或悬空)。户外使用时,需清理周围杂草,并彻底掩埋灰烬。 三、正确操作:点燃蚊香后,确认无火星再离开。外出离开时,一定要熄灭蚊香,熄灭时尽量用水浇灭。使用电蚊香时,需选择正规品牌,离开时拔掉电源。 点击查看详情: 热点 08 东鹏9529万元、帝欧1383万元 箭牌5499万元……回购股份 7月1日,东鹏控股发布“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指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通过股票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5,666,500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1.35%,最低成交价为5.65元/股,最高成交价为6.28元/股,成交总金额为95,287,091.00元(不含交易费用)。 7月2日,帝欧家居发布“关于股份回购进展情况的公告”指出,截至2025年6月30 日,公司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股份数量为 3,034,800 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 0.7398%,最高成交价为4.98元/股,最低成交价为3.01元/股,成交总金额13,825,395.00元(不含交易费用)。 7月2日,箭牌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指出,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6,672,700股,占公司总股本968,597,250股的比例为 0.6889%,回购的最高成交价为人民币8.82元/股,最低成交价为人民币7.46 元/股,成交总金额为人民币54,987,767.00元(不含交易费用)。 点击查看详情: 热点 09 广东、广西、福建…… 多家陶瓷厂技改建新线 2025年,在产能过剩与市场低迷双重压力下,陶瓷行业新建生产线数量锐减,更多陶企则聚焦“以改代建”。近期,一股针对瓷砖生产线的技改升级浪潮席卷多地,福建、广东、广西多家陶企密集投入,对生产线进行以智能化、柔性化及节能降耗为核心的技术改造。 近日,位于闽清县白中镇的福建省闽清博达陶瓷有限公司以6000万元完成全生产线优化、节能化升级改造并顺利投产。据介绍,此次技改,其将压力机、烘干窑、釉线、喷墨房、窑炉以及选瓷、打包、码垛等关键环节设备全部更新为先进节能型设备,实现了生产全流程的智能化提升。 与此同时,肇庆富强陶瓷也在前不久顺利完成陶瓷喷雾塔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3000万元。据介绍,项目改造后节能降耗效果突出,煤耗降低15%,用电降低25%,人工减少20%左右。 同样位于肇庆广宁古水镇太和工业区的广东创成陶瓷经过四年系统性技术改造,实现向智能化、绿色化生产转型。据介绍,其针对生产线6号进行了技术改造,引入4.0能效标杆宽体窑、自循环多层干燥窑、产抛连线智能储坯仓等设备 此外,福州闽清新隆丰陶瓷也完成了陶瓷生产线改造并举办了点火仪式,据介绍,通过这次升级改造,窑炉能耗降低20%~30%,釉线升级改造将大幅提升产品稳定性,该生产线于7月初正式出砖。 点击查看详情: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7-08
07-08
07-08
07-08
07-08
07-08
07-08
07-08
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