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江西高安陶瓷五年巨变:四陶企跻身“全国20强”、有卖砖的地方就有高安砖

陶瓷信息网2023-03-22 17:31:00

在雄伟浩瀚的中国建陶版图上,全国1040家建筑陶瓷生产企业2485条生产线零散地分布27个省份、127个地级市、231个县级行政单位,其中以陶瓷为支柱产业的县级城市至少有40个;而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建陶40年奋进史中,曾经怀揣“瓷都梦”的陶瓷产区更是数以百计,有的产区历经几代人薪火相传、接力前行,一朝圆梦;但更多的产区磕磕绊绊、折戟而归,窑火未旺即已偃旗息鼓……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建陶发展几经沉浮,产业格局变化翻天覆地,传统的“三山一海夹两江”分布早已面目全非。一批传统陶瓷产区囿于资源、能源、政策等多方限制日渐衰落,此消彼长之下,一批新锐陶瓷产区如滚滚后浪,快速崛起!

高安,无疑是这些新锐产区中一颗最耀眼的新星。自2007年承接“东陶西进”、“南陶北上”产业转移以来,已走过15年荣耀历程。如果说,2007—2017年是高安陶瓷由零起步,一跃成为全国最大新兴建陶产区,缔造“高安速度”的十年,那么2017—2022年则是高安陶瓷由表及里、精进质变,成就“高安质量”的五年

图片

这五年里,高安陶瓷全面掀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在“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品牌化”的新赛道上加速奔跑、聚力赶超,不仅在产业规模上稳居“全国(县级)建陶产能规模最大产区”,让“每十片瓷砖,就有一片来自中国高安”深入人心、广为人知,而且在区域品牌影响力、产品品质、绿色智造等产业质量层面走在了全国前列,扎扎实实地做响了高安品牌、做优了高安品质、做绿了高安环境,做强了高安实力。


图片



 NO.1  


四家高安陶企跻身“全国20强”

 每十片瓷砖,就有一片来自中国高安  



“过去五年,是陶瓷行业深度变革、大浪淘沙的五年,也是生产成本攀升、市场需求萎缩,企业经营压力最大的五年。这五年里,高安陶瓷一路走过来并取得今天的成绩,非常的不容易。”回望与总结过往五年,高安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陈光辉感慨颇深。

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数据显示,2017—2022五年间,全国陶瓷砖年产量由101.46亿平方米跌落至73.1亿平方米,跌幅达28%;全国建筑陶瓷生产企业数量由1366家缩减至1040家,淘汰率24%,全行业下行趋势明显,一批批陶瓷企业被淘汰,一批批陶瓷产区走向衰落。

“但对于高安陶瓷,这既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江西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管委会党委书记席永春介绍,在过去“大洗牌”的五年,高安陶瓷着力加快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品牌化步伐,建筑陶瓷产业规模实力和竞争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实际上,2022年,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陶瓷信息》报联合主办的“陶业长征▪2022全国瓷砖产能调查”权威大数据显示,高安以38家建陶生产企业、130条生产线、7.98亿平方米年产能,再次成为“全国(县级)建陶产能规模最大产区”,这也是高安陶瓷连续多年蝉联“全国(县级)第一产区”

从实际产量来看,2022年高安大部分陶企全年保持310天满产满销的高开窑率,瓷砖年产量几乎与年产能相当,占全国瓷砖总产量73.1亿平方米的10%左右。“换句话说,这就是‘每十片瓷砖,就有一片来自中国高安’最真实、最贴切、最有力的写照和体现”。席永春表示,过去的五年,高安产区的影响力、竞争力持续提升,建陶产业由大到强,“高安陶瓷”区域品牌深入人心,在全国甚至全球的话语权日益提升、扩大,“这些都是历届高安市委、市政府和几代高安陶瓷人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结晶,我们坚信高安陶瓷的未来一定更好、品牌一定更响亮。”

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高安陶瓷实现营收375.9亿元,同比增长10.84%……是全国为数不多实现产值逆势增长的陶瓷产区。这一组组详实的数据,充分佐证了高安陶瓷在行业大洗牌浪潮下,展现出的强大韧性,以及逆流而上的强劲势头。

除了产业规模越来越大、产业实力越来越强,高安充分发挥“政府有形的手”的作用,用“好政策,扶持好企业”,一批批优秀的本土企业在市场与政策的双重机遇下迅速脱颖而出,一家家年产值超10亿元、20亿元、30亿元的建陶行业“领军型陶企”应运而生。

作为土生土长的高安陶瓷人,陈光辉的另一重身份是高安头部陶企瑞阳集团的董事长。近些年来,瑞阳集团通过新建、并购、技改等方式不断做大做强,成为拥有两大生产基地、11条现代化智能生产线、年产瓷砖0.86亿平方米的大型陶瓷集团,企业年产值突破20亿元,规模实力跻身“全国20强”。

除瑞阳集团外,本土的大型陶瓷企业集团,高安还拥有华硕控股、太阳企业集团、罗斯福陶瓷集团等企业,他们的产能规模常年位居全国“10强”、“20强”……企业年营收突破30亿元、20亿元……这样的规模实力,哪怕放眼全国甚至全球,都极具竞争力和影响力。

61a3c2e382228be23cd64291c6462de.png

不仅如此,高安还凭借政策、区位、物流、历史人文等得天独厚的产业禀赋,培育出一大批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的“冠军型”陶企,西瓦“巨头”佳宇、外墙砖“标杆”金泰源、透水砖“小巨人”绿岛科技等均在全国声名斐然;新明珠、蒙娜丽莎等全国知名头部陶企纷纷看好高安、相继落子高安……



 NO.2  


过去 “有农村的地方就有高安砖”

现在 “有卖砖的地方就有高安砖”



时间倒回到五年前,彼时的高安陶瓷经过10年时间的发展,产业规模快速扩增,建成59家陶瓷企业、180条生产线,瓷砖年产量8.5亿平方米,约占全国的8.4%,创造了行业瞩目的“高安速度”。单从产能规模而言,2017年的高安已经是“全国(县级)建陶产能规模最大产区”。

但说起此前的高安陶瓷,外界的印象基本就是“规模大”。速度与规模之外,产品品质、品牌、渠道等方面的短板显而易见——企业普遍品牌意识不强、渠道单一,产品普遍档次不高、创新滞后。

2017年以后,中国建陶产业迎来发展的拐点,市场需求由“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瓷砖产量与市场需求量开始逐年降低。“在这种大环境下,对于高安陶瓷而言,靠‘量的增长’已经走到了尽头,高安必须靠‘质的增长’才能找到发展的新引擎。”国烽陶瓷集团董事长喻国光告诉《陶瓷信息》,彼时,对于高安企业而言,亟须改变固有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全新的拼创新、拼效益、拼管理的新路径。

2018年10月17日,值得高安陶瓷特别铭记。这一天,高安市委、市政府在“南国陶都”佛山举办《高安陶瓷产业全球战略新闻发布会》,向全球发布高安陶瓷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奏响了高安陶瓷全面高质量发展的嘹亮号角。

图片

▲2018年10月17日,高安市委、市政府在广东佛山举办《高安陶瓷产业全球战略新闻发布会》。会上,高安11位陶瓷企业家宣读《高安陶瓷全球宣言》。


围绕新时代产业发展的主旋律,高安制定出台《高安市推进陶瓷产业优化升级打造“中国新陶都”行动方案》等硬核措施,引导企业围绕研发设计、工艺改进、生产管控、市场营销、能耗优化、客户管理、供应链协同等各环节,分步实施“一企一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通过一系列创新求变的积极举措,高安陶瓷在智能制造、产品创新、品牌塑造、渠道拓展、数字化营销等方面均取得了“质”的突破。

“对于制造业来说,生产和产品是根本。近年来,高安掀起一股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的设备升级热潮,大量绿色、智能的全新现代化生产线在高安建成投产。”太阳企业集团董事长胡毅恒介绍,过去5年高安陶瓷的技改非常频繁,陶瓷企业的生产线设备年年都在升级,以太阳企业为例,12条生产线几乎全部拆旧建新。“经过大规模技术改造,高安陶瓷的制造成本更低、用工更少、单位能耗大幅降低。”

图片

▲高安产区全新技改后的绿色智能大板生产线。


一组对比数据显示,2020年高安有59家陶瓷生产企业、173条生产线,瓷砖年产能8.5亿平方米,合计一线生产工人 29840人;2022年有38家建陶生产企业、130条生产线、7.98亿平方米年产能,合计一线工人 22545人。短短两年时间,高安淘汰21家陶瓷厂(淘汰率35.6%)、43条生产线(淘汰率24.8%)、一线用工减少7295人(减幅24.4%),但瓷砖总产能并未明显下降,整个陶瓷产区的年营收反而实现了逆势增长。

一批批低效益企业及生产线加速退出,一款款低端低附加值产品加速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全新高度智能、绿色节能的现代化生产线,以及市面上最新、最潮流的趋势产品,整个产区呈现集约化发展态势。

“过去五年,高安是全国技改最频繁、最密集的陶瓷产区,生产线全面提档升级以后,高安陶瓷生产线的智能化程度及先进水平已经处于全国一流,产品质量仅次于国内一线品牌。”高安市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江西绿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勇总结,现如今高安陶瓷最大的优势是生产制造,业已成为国内陶瓷砖生产制造的“高地”。

图片
图片

▲高安产区新建、技改升级后的绿色智能化生产线。


与此同时,产品品质的提档升级卓见成效,得到了国内一线品牌、经销商及消费者的广泛认可。陈光辉坦陈,以前的高安陶瓷产品档次不高,基本都卖向了农村市场,当时是“有农村的地方就有高安砖”;但最近五年随着产品品质、档次的提升,现在是“有卖砖的地方就有高安砖”,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各级卖场都能够看到由高安生产制造的瓷砖。

图片
图片

▲高安陶企总部展厅一隅。产品工艺、规格、花色已与佛山同频。


从曾经的“跟风”到现今的“引领”,产品创新亦是高安陶瓷在过去五年取得的重大突破之一。华硕控股董事长王志洪告诉《陶瓷信息》,以前高安陶瓷的产品创新是跟着广东走,“但现在除了岩板,在其他新产品的工艺研发与花色开发上,高安已经能够与佛山比肩,例如在肌肤砖、素色砖、柔光砖等流行产品的推新上与佛山同频,400×800mm中板等部分品类甚至走在了全国前列。”

王志洪表示,过去由于产品品质很难达到佛山一线品牌的要求,一线品牌很少到高安寻求贴牌代工合作,但最近几年基于对高安陶瓷品质的认可,国内一线品牌几乎都有在高安贴牌生产。“在与一线品牌的深度合作过程中,高安陶企生产的精细管理、品质管控同步得到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NO.3  


一批优质本土品牌崭露头角

  单品牌年销量最高逼近10亿元   



经过十五年辉煌发展,高安陶瓷品牌建设同样硕果累累。如今说起“高安陶瓷”,业界很容易将其与强大的制造实力、丰富的产品品项、活力的创新氛围相关联,“高安陶瓷”区域品牌已经成为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

此外,为了推动品牌战略落到实处,高安市编制《高安建筑陶瓷区域品牌建设规划》,实施三大品牌创建工程,推动10家产区头部企业制定企业品牌发展规划。有了优质的产品品质为基础、强大的生产制造作支撑,以及政府的大力扶持与引导,企业的持续投入与沉淀,日积月累之下,一批优质的高安本土品牌崭露头角。

高安官方数据统计,目前高安建陶产业共拥有德美、天伟、太阳等14个中国驰名商标,47个江西省著名商标,获行业知名品牌18件、著名品牌34件,高安陶瓷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据《陶瓷信息》统计,2022年高安年销售额在3—5亿元的陶瓷单品牌达10个以上,华硕控股旗下主品牌金管家、“后起之秀”格仕祺单品牌年销售额更是已经逼近10亿元大关。

未来几年,高安大有可能培育出几个年销量超过10亿元的本土强势品牌,而在中国建陶行业,单品牌销量超过“10亿元”是一道巨大的鸿沟,这样的陶瓷品牌哪怕放眼全国,也不过十多个。

格仕祺陶瓷是高安产区近几年发展速度最快的陶瓷品牌之一。格仕祺企业董事长刘春良告诉《陶瓷信息》,以前高安企业也注重品牌,但更多是“喊口号”,而过去五年高安很多企业实实在在将“做品牌”落到了实处。“比如终端帮扶,很多企业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去成立专门的部门服务终端、赋能终端。”刘春良表示,以前是把砖卖给经销商,现在不仅把砖卖给经销商,还要帮扶经销商把砖卖好,卖得更有价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每年举办的“华中(高安)建陶精品荟”、“高安陶瓷采购节”,已经成为中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陶瓷专业性展会,每年吸引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商、贸易商慕名而来找品牌、找产品。


高安陶瓷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从市场销售半径的显著扩大可见一斑。相比过去局限于江西、湖南等周边地区500公里销售半径,如今高安陶瓷的销售半径已经扩大到800—1000公里,销售主战场亦由传统的江西、湖南、湖北、西南,向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甚至东北等地区拓展延伸。

销售市场与通路逐步打通和扩大背后的原因,除了产品品质提升、工艺技术创新加快以及稳定的产品供应链,更核心的要素是,大部分陶企已经实现全品项的产品结构。“以前我们的产品品项比较单一,但现在我们的产品品项非常齐全,佛山有的我们都有,佛山没有的我们也有。”刘春良说,通过一轮轮淘汰、优化与升级,高安低端低值的产能和产品大大减少,整个产区的品牌形象和品质口碑焕然一新。

图片

▲高安陶瓷影响力持续提升、市场销售半径显著扩大。“有路的地方就有高安车,有卖砖的地方就有高安砖”。

一位来自浙江的经销商指出,以前的高安陶瓷产品品项单一、产品品质不高,给人的形象就是低端低质的“农村砖”,但最近几年高安陶瓷产品品质提升明显、产品品项丰富健全,在市场上也能够卖出高价和溢价,部分经销商逐渐开始主推高安品牌。

“国内的标杆产区‘佛山陶瓷’得改革开放之‘天时’,依托毗邻港澳之‘地利’,占据产业发展之‘先机’,历经40载积累沉淀,才有了今天的品牌高度,而高安陶瓷发展至今不过15年。”罗斯福陶瓷集团董事长罗群表示,如今,高安已经具备了智造基础,觉醒了品牌意识,未来5~10年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推动下,高安陶瓷品牌一定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NO.4  


由 “全国最大的(县级)陶瓷产区”

迈向 “全国高品质建陶产区的示范与标杆” 



无论是前十年的“高安速度”,还是后五年的“高安质量”,高安陶瓷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现代陶瓷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

今天的高安陶瓷不仅吸引广东一线头部陶企争先落户和寻求战略合作;来自全国各地的海量采购商、渠道商、贸易商更是千里迢迢、慕名而来找品牌、找产品;一批批专业的外来生产、营销技术人才涌入高安成家立业……

在众多高安陶瓷企业家分析看来,这样的发展成就,离不开历届高安市委、市政府持之以恒、一以贯之的产业扶持态度;离不开历届高安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产业发展决心。

佛山一位陶瓷企业家说:“在我所接触的陶瓷产区政府中,高安政府是每年去广东佛山取经学习次数最多、频率最高的政府,是最懂陶瓷产业的政府。特别是最近几年,高安政府密集前往广东佛山考察陶瓷产业绿色智能制造以及品牌化发展,对比差距、寻找方法,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引导与激励举措,推动了高安陶瓷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批兢兢业业、朴素务实的本土企业家,是支撑高安陶瓷创新发展的原始动力。”罗群表示,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安陶瓷就曾辉煌一时,本土品牌“红梅陶瓷”闻名遐迩,虽然最终没能跟上时代前行的节拍而走向没落,但为高安陶瓷在新世纪的再次腾飞留下了宝贵的企业家财富。而这批本土陶瓷企业家勤奋敬业、吃苦耐劳,拥有深厚陶瓷基因,三十年如一日“以瓷为生、精于瓷道”,他们是高安陶瓷发展的脊梁。

在“十四五”新时期,建陶行业发展的赛道已经切换,绿色化、低碳化成为陶瓷企业创新转型的重中之重。高安陶瓷将绿色发展作为首位要求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全面推广“一次烧成”、“低温快烧”、“微波干燥”、“地下喷淋”等绿色清洁化生产工艺实现节能减耗。引进投资60亿元的济民可信清洁能源项目,基地内所有陶瓷企业全部使用清洁能源。

同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建设项目,罗斯福陶瓷、华硕陶瓷等企业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已实现并网发电,2022全年建陶基地内光伏发电、余热发电量约3亿度,占基地用电总量的14%;持续打造绿色制造示范标杆,鼓励企业绿色低碳发展,龙头企业蒙娜丽莎陶瓷投资1.3亿元引进陶瓷烟气多种污染物协同净化处理技术5.0版,新明珠建材获评国家第四批“绿色工厂”,绿岛科技获评中国海绵城市最具影响力企业……这一系列动作充分说明,在“十四五”期间,高安陶瓷创新求变的思路清晰、势头强劲、动作频频,并且在“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品牌化”的新赛道上率先起跑,走在了全国前列。

“高安发展建陶产业的路径很清晰,一方面要不断淘汰一些能耗高且市场竞争力弱的企业,另一方面不但要引进国内外优秀龙头企业进驻,更要扶持本土优秀企业做大做强。”席永春表示,做大做强、绿色低碳、智能制造是高安陶瓷未来创新转型的重中之重,高安未来要深入推动建陶产业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要在产区内部树立智能化、绿色化生产标杆,扶持本土企业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通过绿色生产、智能制造、协同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品牌建设、扶优做强等多方举措,实现高安建陶由大到强的快速突破。

“推动高安产区由‘全国最大的(县级)陶瓷产区’升级为‘全国高品质建陶产区的示范与标杆’这一目标,是高安产区和高安陶瓷人接下来的工作目标和重中之重。”席永春表示。

不过,据《陶瓷信息》了解,高安陶瓷的未来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既有全面“集中供气”后陶瓷企业生产成本大幅攀升,制造优势削弱的挑战;亦有陶瓷行业继续下探,市场容量持续收缩的压力;还有新时期双碳、双控政策进一步落地的节能降耗考验……这些都是摆在高安陶瓷面前的“新考题”,未来的高安陶瓷又将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

行业拭目以待!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