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陶业长征:全国最难陶瓷厂:生产8年亏损3亿,几千万设备几十万贱卖

陶瓷信息网2020-11-23 16:02:28

105.jpg


2020年“陶业长征”——全国陶瓷砖产能调查活动已经进入尾声,从调查结果来看,近三年陶瓷企业退出情况严重,西藏、青海、海南唯一一家陶企均已退出,全国(大陆地区)没有陶瓷厂的省份已经达到4个。


在这些退出的陶瓷厂中,有的是因为环保退出,有的是市场原因退出,还有的是经营不善倒闭破产,也有的是看不到发展希望主动“抽身”……其中,地处3600米海拔的西藏唯一一家陶瓷厂“拉萨青达陶瓷有限公司”像顽强的格桑花一样,扎根雪域高原长达十余年,在亏损了近3亿元后,主动退出转行,背后的艰难曲折令人唏嘘。


“在西藏办厂,比内地难多了!”

还没点火就亏了6000万


“办陶瓷厂,把我的青春全亏在里面了!”


2007年4月进厂,2014年厂子因巨大亏损停产,2017年瓷砖生产线全部拆除,厂房出租改产加气砖……回想起过往十来年的办厂经历,老杨(化名)唏嘘不已。


老杨所在的拉萨青达陶瓷有限公司,位于西藏拉萨堆龙德庆区的羊达工业园,或许是“全球海拔最高的陶瓷厂”。当地人介绍,“堆龙德庆”在藏语中的意思是“上谷极乐”,不过,这家处于“上谷极乐”的陶瓷厂,可谓命途多舛。


409.jpg

青达陶瓷,全球海拔最高的陶瓷厂,位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羊达工业园。


2020年8月,《陶瓷信息》“陶业长征”调查小组在拉萨青达陶瓷厂见到了老杨,虽然已经不搞陶瓷了,但工厂依然保留了“拉萨青达陶瓷有限公司”的门头,经过高原气候的侵蚀,几个黄铜大字已经褪去了往日的光芒,只剩下旁边的几株格桑花仍在坚守。


“在西藏搞陶瓷,要比内地难多了。”老杨回忆,青达陶瓷厂的前身是西藏圣兰迪建陶有限公司,建成于2004年,主要生产小地砖,填补了西藏建筑陶瓷的空白。只不过,囿于原材料、气候、人工、物流等多方因素制约,圣兰迪陶瓷一直处于严重亏损状态,直到2006年,转让给川籍企业家,并更名为“拉萨青达陶瓷有限公司”。


mtxx04.jpg


在拉萨,有很多外地人投资建厂,尤以四川人居多。“我们接手的时候,听说搞陶瓷很赚钱,而且作为西藏唯一一家建陶厂,对市场也比较乐观,但接手后才发现根本不是那回事。”


易主后的青达陶瓷努力汲取圣兰迪建陶的失败教训,对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对市场进行了重新定位,规划1条生产线,主要生产瓷片和600×600mm小地砖。


“我们2006年底完成收购,第一期建设投入资金3500万,结果一个月就没了,2007年3月左右正式投入运营,又投了2000多万,短短几个月前后共投入了超6000万,厂子还没点火,账上就没钱了,连老板都被吓到了。”老杨瞪着眼睛说道。


亏损的噩梦一直还在延续,于是,一帮没搞过陶瓷的人,在拉萨市郊的山旮旯里开始研究怎么搞陶瓷。“我们没有人,不懂技术,就走出去学习,去广东、江西、四川请人,负责生产技术。”


407.jpg


“那时候我们买打包带,都是用火车皮拉,色料都是按吨进,了解了一圈才明白,我们就一条线,人家买色料都是一次买几百公斤,真的是啥也不懂,花了不少冤枉钱。”老杨说,直到厂子停产的时候,这些色料都还没用完,最终全部扔了,钱也打了水漂。


遗憾的是,即便再怎么挣扎努力,青达陶瓷厂还是难以支撑长期以来的持续亏损,于2014年无奈停产。直到现在,回想起青达陶瓷厂的曲折发展历程,老杨依旧有些“意难平”。


402.jpg

404.jpg

拉萨青达陶瓷门头。上图拍摄于2020年,下图拍摄于2014年。


“人是我去佛山、夹江请的,原材料供应是我在把关,我们投入了多少心血,这栋办公楼2002年建设,以前是拉萨市内最豪华的办公楼,来来往往多少人过来参观考察,如今却成了这番景象,有时候想想也挺心酸,我们把最好的青春奉献给了这家陶瓷厂,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这是命,没得办法。”


让老杨记忆犹新的是,在青达陶瓷厂停产之后,一位广东佛山陶瓷行业的老朋友过来看望老杨,走的时候只丢下了一句话:“在这个地方,你居然待了这么多年,我是不会再来了。”


408.jpg


生产8年,亏损近3亿

几千万的设备卖了几十万


事实上,青达陶瓷厂的长期亏损,和特殊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这家位于拉萨市郊的陶瓷厂,几乎所有的原材料、色料、燃料、釉料等都需要从内地采购,仅这些环节产生的高昂成本,就已经让青达陶瓷厂在区域市场品牌竞争中失去了优势。


在办公楼旁边,曾经是青达陶瓷厂的成品仓库,老杨说,这里旁边堆放的一堆陶瓷原料是花了几百万采购的,现在厂子不做了,又花了几十万运出去。


405.jpg


同时,作为拉萨唯一一家建陶生产厂家,产品结构太过单一,而且产量无法保障,“我们就一条生产线,瓷片和小地砖换着做,没办法,单做一种产品生产几天就没人拉货了,很难和周边四川等产区竞争。”


没有原材料标准,没有生产标准,青达陶瓷厂的生产也极不稳定。“我们产品的合格率也是时好时坏,可能跟原材料有关,也可能跟技术人员有关,平均80%的合格率都没有,甚至严格意义上连50%都达不到。”


老杨说,这可能是导致青达陶瓷厂“短命”的重要原因。他曾细细算了笔账,青达陶瓷厂总共生产了8年,亏了近3个亿。


mtxx02.jpg


地域面积的广博、交通与信息的闭塞、气候特殊、人才稀缺……给青达陶瓷厂的正常生产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昼夜温差大,从内地引进的技术人才大多需要长达一两个月的适应期,才能步入工作正轨;漫长而酷寒的冬季,使得这里的生产周期一年仅为8个月;在氧气稀缺、气压过低的拉萨,导致陶瓷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燃烧不足,需要投入更多的燃料去弥补……


老杨说,之前也有江西做陶瓷的过来考察,想合作,结果看到这里投资大、生产难,后面也就没了下文。


现在,厂内包括球磨机、窑炉、釉线等在内的所有设备都已经拆除,几千万购入的设备,最后只卖了几十万,连当时花500万建设的煤气站,现在也只能拆掉当废铁处理。厂房一半租给了别人,一半自己生产加气砖,除了门头还有青达陶瓷厂的痕迹外,其他都已经随着设备的拆除,彻底退出建陶行业历史舞台。


406.jpg

青达陶瓷像厂区内盛开的格桑花一样,顽强地扎根在3600米雪域高原。


不做陶瓷之后,老杨依托自己多年积累的建筑工地等客户资源,转而生产加气砖。


“做加气砖进入门槛低,之前是和第三方公司合作,现在我把厂收回来自己干。”老杨说,目前整个拉萨市有7家厂做加气砖,市场需求基本已经饱和,这两年可能还有市场,但随着城市建设逐渐饱和,可能加气砖也就不好做了。


“厂子能活到现在,真的不容易!”虽几经易主,命途多舛,但老杨一直在青达这片土地上坚守,对于以后的打算,老杨想了想说:“在这里十几年了,根基还算扎得比较深,现在也慢慢缓过来了,以后的路,走一步算一步,听天由命吧。”


QQ图片20220324145844.jpg


401.jpg403.jpg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