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常务副会长 缪斌——建陶产业发展遭遇天花板,倒逼陶企转型提升竞争力

陶瓷信息网2019-01-10 01:24:42

在本届论坛上,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常务副会长缪斌作《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绿色发展》主题演讲,详细阐述了当前中国建筑陶瓷行业面临的产能过剩、市场萎缩、世界竞争优势下滑等发展问题,行业正处于大洗牌时期,告诫企业应告别高耗能、低附加值的发展模式。


 缪斌同时指出,内黄处于被要求执行特别排放限值的“2+26”城市当中,深受环保治理影响,当前正是内黄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

 

中国建筑陶瓷市场达到顶峰

“十三五”期间的环保治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建筑陶瓷企业最关注的话题。内黄作为招商引资发展建筑陶瓷企业非常成功的地区,在全国建筑陶瓷产业布局完成时,已形成比较可观的规模,当下也感受到环保治理的倒逼力度。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建筑陶瓷产业规模、企业实力、技术装备水平、研发创新能力、产品质量、企业管理水平等得到质的飞跃,但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差距。中国也建成了除欧洲以外第二个具有完善建筑陶瓷产业供应链和配套服务体系的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2015年,中国建筑陶瓷产业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陶瓷砖产量占比达到62%,随着东盟、印度、巴西等国家兴起,中国所占份额会逐渐下降。

中国陶瓷砖出口占全球60%,从2016年开始,随着产业转型,出口量开始下滑,随着生产成本、劳动力成本、环保治理成本增加,中国产品过去在国际上性价比强的优势也开始下降。

随着中国由过去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进入到中等发达国家,居民的收入也达到世界的高水平,但整体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产品性价比太低、附加值太低导致企业缺乏抵抗环保风暴能力。

所幸的是,中国生产技术及装备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为建筑陶瓷行业技术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发展至今,助推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市场,也到了天花板,这也是建筑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感到阵痛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人均消费量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最高峰水平,结合中国房地产发展现状,建筑陶瓷市场已经不具备扩容空间。

 

 

2014年开始,中国陶瓷砖产量达到顶峰。

 

中国陶瓷砖产量和增速在2014年左右达到最高峰,预计2017年将维持这一水平。增速从最高20%下降负数,说明市场达到最大峰值。

国内市场萎缩,国际市场也出现断崖式下滑。2014年开始,中国出口已经告别了低附加值、成本低的时代,这与建筑陶瓷产业生产成本提高有关。尤其近两年,随着人工成本迅速提升,环保成本增大,原本利用低价来赢得市场的方法不再可行。缺少低价产品出口,高附加值产品优势不足,所以中国陶瓷砖出口快速下滑。

当前,印尼、越南等过去进口中国陶瓷砖的主要国家,陶瓷产业也正在迅速扩张。未来不仅不需要从中国进口,甚至会向中国出口。

中国国内和国际市场同步萎缩,但产能仍然很大,这对习惯于在市场扩张的情况下发展的企业而言,不知所措。加上环保风暴的冲击倒逼着企业转型升级,给一部分企业生存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国内市场需求不超过90亿平方米

当前形势下,产业转型升级首先要调整产品结构。中国瓷质砖产量占比70%以上,但瓷质砖能耗大,意味着排放量也大,因此节能减排首先要调整产品结构。节能减排又与新出台的环保税、排污税息息相关,调整产品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减少税收,相当于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目前我国陶瓷砖产品品类中,能耗大的瓷砖占比过大,调整产品结构也是转型升级的一方面内容。

产品结构需要调整,产量也需要优化。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制定的行业“十三五”规划详细描述了建筑陶瓷行业发展目标。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对“十三五”市场总体需求作出预测,国内陶瓷砖市场需求量不超过90 亿平方米,国际市场出口需求不足10亿平方米,“十三五”期间全国建筑陶瓷砖产量适宜保持100亿平方米左右。很显然,现在已经到了市场的天花板。

“十三五”规划,是建国以来第一个没有产能增长的五年计划,过去发展太快,很多短板来不及弥补,环保正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短板,可以利用这一机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产业整体状况。

“十三五”规划目标,协会是站在企业和政府两者的角度思考行业发展的,但是政府的要求有时会与行业发展需要有所差别,尤其是企业前期在发展过程中环保欠账很多,政府短时间内将环保标准提高,企业难以适应。但是协会制定规划时,既要保证国家大政方针,又要兼顾行业发展,因此希望整个行业在“十三五”期间能达到现行的环保要求。新出台的“2+26”城市执行特别排放限值是国家的特殊政策,要求更高,企业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达标。

“十三五”期间,在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推进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扶优扶强,“十三五”末培育35家年销售额超百亿企业。从现在的发展情况来看,今年将出现百亿企业,这说明在洗牌中,好的企业将越来越好。

当前正经历的这一轮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是利大于弊的,尽管出现企业倒逼现象,但品牌企业发展速度则高于过去,而且更健康。今天看到的内黄企业无论从营销、管理还是环保,做得都比其他地方的企业好,而且发展势头良好,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中国建筑陶瓷产业还面临着劳动生产率低的问题,这是制约我们发展的重要问题。过去建筑陶瓷企业习惯于低价竞争,尽可能地把资源用于价格竞争,而不是投入改善生产或者提升环保水平。如果人均劳动生产率达到每人每年80万元,生存就不存在问题。

 

控制煤炭消费将成常态化

  “十三五”是环保治理的攻坚阶段,节能减排的一大措施是降低煤炭消耗量。

到目前为止,建筑陶瓷行业能源消耗中,煤炭消耗大概占比80%,现在都在实施“以气代煤”,从长远来看,这是不现实的,但是在没有更好的技术的特殊时期,国家或地方政府强制部分地区必须淘汰煤炭,也是不得已的暂行措施。

中国2016年消耗煤炭占全部能源消耗的62%,建筑陶瓷行业占比还是过高,结构需要有一定的调整。中国在巴黎气候会议做出承诺,将大幅降低碳排放浓度,这些都与行业和政策要求削减煤炭用量息息相关。

为控制碳排放总量,201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建筑陶瓷行业成为第一阶段执行的十个行业之一。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提出了首要任务是控制煤炭消费,主要方式是大气污染防治。

事实上,大气污染防治计划标准公布已经很多年,但是一方面政府宣传不足,另一方面企业了解不多,很多企业过去只管发展经济,没有严格落实。当前“2+26”城市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还有京津冀地区冬季防雾霾方案落实,更是与内黄建筑陶瓷产业具有密切关联。

实施《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这一政策也需要关注,按照文件要求,陶瓷行业2018年要实施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有偿排放。

一系列的法规政策实施意味着环保投入才刚刚开始,后面还将有更多的要求,如果企业有超前意识做好环保,则无需担心。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近几年与发改委、环保部制定了多项标准实现节能减排。环保治理这是刚刚开始,更严峻的形势在后头,有实力的企业能在这一轮洗牌中存活下来,未来则会发展得更好。如果缺乏实力,则会像淄博产区,70%的企业被洗牌。中国市场还很大,经得住阵痛考验的企业将越来越好。

内黄的品牌企业,增长基本在30%以上,最少的也有10%,有的企业2016年缺货更是高达40%,即使贴牌的企业市场也非常好。这说明企业定位好,把产品做好,各方面满足国家要求,企业未来生存发展不存在问题。

 

行业发展出现新动态

当前形势下,建筑陶瓷行业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首先是节能减排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分析,“十三五”期间建筑陶瓷行业至少淘汰1/3的产能。不同的产区影响不同,淄博淘汰高达70%,而佛山十年前就转型了,此次影响会小一些。行业整合与洗牌加速推进,低端企业生存空间被大幅度压缩,市场需求向品牌企业集聚。

二是标准引领制造业发展,优质产品、品牌企业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内黄企业还不具备话语权,因为还没有向更高端附加值的产品或者更标准的产品看齐,导致了在这轮洗牌中很被动。在协会标准试运行的几年中,基本上行业龙头企业在积极制定行业标准,这比协会的现行标准还要严格。未来,内黄企业只有在标准上具有话语权,才能真正提升我们整个内黄产区的影响力。

三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关键的一点就是提高生产智能化、自动化的水平,目前企业正往这方面不断进步,整体制造水平和能力得到提升。

四是创新步伐加快。过去企业模仿复制的现象十分严重,但近几年行业内一些做得好的企业都重视产品创新。没有创新的企业走不远,从近几年倒逼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建筑陶瓷企业创新步伐加快,尤其是淄博,淘汰力度大,但是很多技术的创新是走在了行业前面。

五是一带一路带动国际发展。唯美、科达等企业已成功在海外建厂。

六是企业最为关注的制造业成本持续上升。中国出口大幅度下降,我们已经告别了低成本的时代,产业转型中,淘汰的企业也基本上是因为成本难以维持,这也是所有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人工成本上涨,人民币贬值,加上环保投入,企业的成本将大幅度攀升,因此劳动生产率或技术进步跟不上,企业就不会有发展空间。

 

内黄建筑陶瓷产业大有可为

内黄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具有广阔的市场,企业发展正迎来新机遇。同时内黄也应做好转型升级,保持产区竞争力。

首先是做好产业规划,推进结构调整。内黄产品不缺市场,周边约5亿人口,年需求量约30 35亿平方米。但产品能否满足市场需求,品牌能否获得消费者喜爱,这需要企业考虑。从整个产区定位上,内黄虽然辐射面广,运输半径达到500~800公里,但低附加值的产品辐射率不高,因此产品结构要规划调整。

环保标准也是产业规划的一部分,目前很多企业只是部分项目达标,政府还没有提出要求更多项目达标,随着环保形势越加严峻,未来还将修订得更严。企业应该提前规划把环保做得更好,至少现行的环保标准要达到。目前企业要实行清洁化改造,适应建筑陶瓷企业安全生产规范的要求。

其次,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区域影响力。

政府需要扶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树立品牌示范效应。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非常重要,内黄也有示范企业,如果都能达到示范企业的要求,生存就不成问题。  

在建立龙头企业动态管理机制的过程中,需要把握适度,既能够降低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同时又能使我们现有企业大幅度提升。按照各个地区淘汰一批、提升一批、扶持一批的做法,内黄政府应该从中总结经验,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

第三是搭好服务平台,提升产业竞争力。这有几个部分的内容,

一、建立产区研发创新中心,解决产业发展共性难题。干法制粉、集中制粉的项目在很多地方已经试验成功,测算结果是排放降低20%~30%,利润可以提升10%。内黄可以考虑推广应用这种新的技术新的工艺。

还有清洁能源的利用,已经有企业在使用,内黄产区也可以考虑集中制气。煤改气实际上是有优势的,毕竟安全问题减少了。谁先解决这些问题,产区的竞争力就比其他地区更强。

二、建立标准化服务中心,参与国家、行业、团体和企业联盟的标准化工作,增强河南产区在标准制订方面的话语权。

三、建设产业信息交流中心,成为河南,甚至北方区域数据发布中心。

(陶瓷信息记者  杨李生 整理)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