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行业一周热点 One week hot review of ceramic industry 热点 01 陶瓷厂停窑减产常态化 行业正在发生这些变化 近年来,陶瓷行业停窑减产常态化,尤其每到年中6-8月销售淡季,大量陶瓷厂会选择停掉20%-50%的生产线,以缓解销售与库存压力。这种常态化的停摆,直接导致行业闲置产能占比持续增高。 其背后,是供需失衡的矛盾持续激化。为争夺有限市场份额,企业陷入恶性竞争,部分陶企甚至以低于成本价的“地板价”抢占市场,生产与运营成本越来越高,利润却越来越低,行业发展面临深层次调整与变革。 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为了缓解产能过剩与供需失衡压力,以及应对新的市场变化,陶瓷行业生产端悄然间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 一、建大线的陶企越来越少。前几年,陶瓷行业掀起一股大线风潮,但2025年新投产的生产线中,鲜有日产能超过4万㎡;并且,在今年陶企的技改中,大部分明确“不增加产能”,甚至还有陶企“大线改小线”。 二、陶瓷厂退出后,接盘的人越来越少。陶瓷企业退出后,接盘者日益稀少的现象,正成为行业洗牌期的突出特征。 三、轻资产运营的陶企越来越多。近年来,陶瓷行业经历着深刻的运营模式变革,轻资产运营因其灵活性和没有产能包袱等特性,逐渐成为许多陶企转型的重要方向。 四、淘汰拆除的生产线越来越多。最近两年,行业正加速一批缺乏竞争力的老线淘汰出清。这些生产线要么是常年闲置的无效产能,要么是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要么是生产传统产品的过剩产能。 点击查看详情:
广 告 热点 02 “陶瓷行业最不缺的就是生产线”!联营工厂是未来趋势? 在陶瓷行业,“最不缺的就是生产线”早已成为业内共识。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全国陶瓷砖年产能高达122亿平方米,但实际产量仅约60亿平方米,产能利用率仅50%。这意味着,一半的产能长期闲置,大量陶瓷厂陷入“开窑即亏损,停窑更难捱”的恶性循环。 产能过剩的直接后果是市场供需严重失衡。广东、江西、河南、四川等主要产区频繁出现“生产线流拍”现象,许多整厂资产因技术落后、改造成本高企等问题无人接手,最终陷入“处置难—价值缩水—更无人接手”的循环。更严峻的是,即便部分企业试图通过“拆旧建新、技改扩产”提升竞争力,却因市场需求萎缩导致新产线投产即闲置,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内卷。 面对这一困局,传统产销模式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行业亟需一场生产关系的重构,以破解“产能过剩”与“资源浪费”的双重困局。 在这样的背景下,“联营工厂”模式悄然兴起,成为行业破局的新方向。所谓“联营工厂”,是指多家陶企通过共享研发、生产、标准体系,形成深度合作的产业共同体。在产品规划、生产研发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探索“联合生产、优势互补”的新路径。 点击查看详情: 广 告 热点 03 陶瓷行业洗牌!淘汰的不只是陶瓷厂,还有“人才”…… 行业下行压力下,市场需求萎缩,竞争日趋白热化。越来越多陶瓷企业选择停窑歇业,收缩观望以图自保。随之而来的,是大量陶瓷从业者面临失业风险 —— 不少人长期处于半待业状态,更有人早已转身离开这个行业。 行业洗牌,看似是企业、品牌、产品、渠道、价格之间的交锋,实则终究是人才的较量。企业间的差距,根源在于人的差距。正是人的思维、眼界、决策与方法,造就了不同企业、品牌的经营结局。 行业洗牌,既考验老板,更筛选人才。老板的思维与认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上限。若自身能力不足,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被淘汰是必然结果。但只要老板思路清晰、方向正确,敢于放权,就能借助职业经理人实现企业的持续运营。 什么样的人才才算真正的人才?这一直困扰着老板们。很多时候,老板们高薪请来的人,位子、待遇、尊重样样给到,上下都满怀期待,结果却是个 “庸才”—— 不仅没能扭转局面,反而给企业造成了不小损失。 企业选拔人才,要警惕那些夸夸其谈、眼高手低、作风浮夸的人。这类人往往口才好,讲起来头头是道,听起来无所不知,还擅长给老板 “画饼”,但真要做事,却一事无成,落不了地。 这些年,陶瓷行业特别爱从家电行业挖高端人才。但引进外部人才的同时,千万别忽略培养身边的人。为什么有些普通员工在原公司默默无闻,跳槽后却立马发光?很多时候不是能力不够,而是老板没发现他们的独特潜力,没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和平台。 行业深度调整,企业既渴求思维敏锐、观念前瞻、行动果决、知行合一的顶尖人才力挽狂澜,也终将使滥竽充数、眼高手低、空谈误事的平庸者淡出舞台。 点击查看详情: 广 告 热点 04 起拍价1.46亿元 河南一陶瓷厂首次拍卖 据阿里拍卖网信息,标的物:位于河南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工业园区工业用地及地上建筑物将于2025年9月5日10时至2025年9月6日10时止(延时除外)在汤阴县人民法院阿里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进行公开拍卖活动。标的评估价为19594.7万元,起拍价为14696.025万元。 资产评估调查表显示,标的所有人为“河南省富盛陶瓷有限公司”,土地性质:出让。根据待估宗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该宗地规划建筑总面积328383平方米。 企查查信息显示,河南省富盛陶瓷有限公司注册时间2012年7月,注册资本2066万元,注册地位于鹤壁市山城区石林产业集聚区。经营范围包括陶瓷制品生产、销售。 据鹤壁市生态环境局公开信息,河南省富盛陶瓷有限公司位于山城区石林园区,自2023年至今处于长期停产状态。 点击查看详情: 广 告 热点 05 2025赞皇高邑陶瓷盛会 盛大开幕 8月18日,在丰收的季节里,2025河北·赞皇高邑陶瓷博览交易会于赞皇县风景秀丽的槐河生态长廊隆重开幕。作为北方建陶领域的年度首展,本届盛会吸引了行业内外广泛关注,为北方陶瓷产业注入了强劲动能。 本次展会由皇达置业总冠名,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赞皇县企业家协会、赞皇县建筑陶瓷工业协会、高邑县建陶行业协会联合主办,并由陶瓷信息、河北浩锐陶瓷制品有限公司、河北新玻尔瓷业有限公司、河北汇力瓷业有限公司、河北汇泽瓷业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河北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河北省建筑装饰业协会、雄安新区绿色建材协会、河北泰恒陶瓷制品有限公司、河北嘉泰陶瓷有限公司、河北鑫祥陶瓷有限公司、河北煜珠陶瓷制品有限公司、高邑县福隆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河北枣能元食品有限公司、河北嶂石岩酒业有限公司、河北蕊源蜂业股份有限公司鼎力协办。阵容强大,彰显了产业凝聚力。 开幕式上,来自赞皇、高邑的6家龙头陶瓷企业代表携手登台,正式发布“赞皇-高邑陶瓷”区域品牌战略,向全球宣告了打造全品类、高品质、卓越性价比“华北瓷都”的宏伟蓝图!这标志着两地陶瓷产业发展迈入崭新阶段,未来“赞皇-高邑陶瓷”将以实干拼搏精神,克服万难,让“华北瓷都”享誉四方! 本届展会以“陶瓷名城·生态赞皇”为主题,依托赞皇、高邑两大产区超4亿平方米年产能的强大产业格局,精心打造了2个精装建陶展区,展区面积超过10000㎡,吸引了河北、广东、山东、河南、江西等全国主要产区300余家企业与品牌参展,各类前沿科技展品琳琅满目。 点击查看详情: 广 告
热点 06 别再盲目扩产了!行业洗牌期,这类陶企活得最“滋润” 2025年,这类陶瓷企业相对活得最“滋润”! 既非一线大牌,亦非行业头部。 当前瓷砖行业正面临产能过剩、需求持续走弱、价格竞争白热化的多重考验,陶瓷企业普遍承受着沉重的经营压力——即便是上市公司与头部企业,亦难以摆脱销量下滑与利润缩水的困境。而更多陷入同质化竞争和低价厮杀的中小企业,生存状态更是雪上加霜。 然而,有一类陶企却表现出不一样的活力。在行业整体下行的环境中,一批聚焦细分赛道、深耕差异化产品的“小而美”型陶企,反而凭借独特定位优势,表现出较好的经营效果和盈利水平。 这类企业多数属于“轻资产运作”模式,规模不大,专注某一细分产品线,具备鲜明的特色与差异化优势。年销售额通常在5000万至2亿元之间,符合所谓“专精特新”的发展特质。它们凭借精准的产品定位与创新工艺,总能精准抓住经销商与采购商的目光,赢得市场认可与亮眼业绩。 综合而言,这类陶企体量小、决策灵活、没有沉重资产负担,能最大限度激发创新与运营效率,并在特定品类中建立引领地位;同时,它们对市场反应极为敏锐,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小;更关键的是,这类企业不依赖价格战或规模效应,而是依托高附加值产品维持利润空间。 点击查看详情:
热点 07 陶瓷行业大洗牌!为什么有的企业业绩一直涨,有的却持续跌? 处于行业大洗牌中的陶瓷行业,目前正经历着一年当中最难熬的市场低谷。大量陶企业绩跳水,令人惨不忍睹。但在一片哀嚎当中,也不乏亮色:有企业逆势增长,甚至保持着两位数的幅度,也有企业或持平、或微降,在市场下行中表现出强大的市场定力与发展韧劲。 产能过剩、需求萎缩、竞争加剧……这是行业的现状,也是市场的共性。每一家企业,无论大小都面临着同样的外部环境。但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不同的企业,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这,或许就是行业大洗牌的本质所在。经过持续的分化,胜者留,败者出,使行业在转型升级的螺旋中回归新一轮的产销平衡。 为什么面对同样的外部环境,不同企业会呈现出如此大的差异呢?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的态度与行动。 增长者,总是在不停地折腾,寻找一切可能实现业绩向好的机会;下滑者,总是在不停地抱怨,市场太过疲软、友商不讲武德、对手业绩注水…… 从战略布局和市场应对维度来看,增长者以积极心态主动破局,下滑者以消极心态被动等待。 从内部运营和成本管控维度来看,增长者效率为王,主动优化,下滑者效率低下,成本高企。 从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维度来看,增长者主动投入,新品不断,下滑者不愿投入,跟风模仿。 行业洗牌,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于摒弃借口思维,以积极心态寻找一切可能破局的方法——聚集核心优势,拥抱变化,强化创新,精细运营,管控风险。唯有主动作为者,方能穿越低谷,赢得未来。 点击查看详情: 热点 08 帝欧家居拟投资5亿 设立人工智能子公司 8月22日,帝欧家居发布“关于拟对外投资设立子公司的公告”,拟使用自有及自筹资金 50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水华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拓展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业务。 经营范围拟定为: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人工智能双创服务平台;人工智能通用应用系统等方向。 公告指出,帝欧家居目前深耕于建陶和卫浴两大传统家居领域,是典型的成熟制造业,市场参与者众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整、行业竞争加剧的“新常态”下,不再有高速增长的可能。 而随着传统产业发展的高度成熟及人工智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 全资子公司“水华未来”,将作为公司人工智能相关业务的实施主体和产业孵化中心。本次投资有利于公司通过人工智能的赋能实现公司现有产业改造升级,同时开辟新的战略发展方向。 点击查看详情: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9-04
09-04
09-03
09-03
09-03
09-02
09-02
09-02
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