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行业一周热点 One week hot review of ceramic industry 热点 01 陶瓷厂停窑不丢人! “现在敢停窑的,才是真有底气 在过去供不应求的增量时代,瓷砖生产线从年头到年尾不停运转,窑炉全年不熄火是常态。陶瓷企业老板们坚信,停窑意味着燃料浪费、人工闲置,更会被同行视作“经营不善”的信号——在彼时的行业语境里,停窑就是丢面子的事。 然而,随着减量竞争时代骤然来临,曾经的“停窑禁忌” 正在被彻底颠覆。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建筑陶瓷产量较峰值时期萎缩近40%,产能利用率长期徘徊在65%以下,不仅一条窑炉要转产多个规格和品种,也很难从年头开到年尾,如果硬着头皮开窑,只会带来堆积如山的滞销库存。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许多陶瓷企业老板的共识已然逆转:“过去停窑怕别人说企业不行,现在敢停窑、敢少开窑的,才是真有底气!” 有陶瓷厂生产负责人透露,十年前工厂因故障停窑一段时间,上游供应商连夜致电催款,下游客户集体质疑供货能力,银行客户经理登门“关切”。在过去“规模为王”的时代,产能规模与开窑情况直接等同于企业信用等级。 现代陶瓷企业的竞争,早已不是“谁开窑时间长”的比拼,而是“谁能精准匹配供需”的较量。部分敢停窑的企业,建立了完善的数字化管理系统,能实时追踪全国各区域的销量数据、库存周转率和市场趋势。 比如,2024年江西产区某陶企主动将部分生产线轮流停窑检修,通过柔性排产将库存周转天数压缩至18天,远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该企业董事长直言:“停窑不是退缩,而是给产品价值腾出呼吸空间。” 当行业进入下行周期,现金流成为比利润更关键的生存指标。某贷款依赖型陶企,资产负债率较高,被迫连续生产,结果库存飙升,其中滞销品占比超40%,每月仅仓储成本就吞噬近百万元利润。 从“停窑丢面子”到“停窑有底气”,陶瓷企业的观念迭代,恰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微观缩影。在这个过程中,敢于暂停的勇气,背后是对市场规律的尊重、对自身实力的自信,更是对行业未来的清醒认知。 点击查看详情: 广 告 热点 02 有陶企满产,有陶企停窑!陶瓷行业大洗牌,拼“刺刀”不如拼思维 “仓库租金从2023年每平方米10块钱一路狂跌,现在3块钱都没人租!回想以前,纸箱厂租车间当仓库都比自己生产赚得多!”一位产区陶瓷企业负责人的感慨,生动勾勒出建陶行业当前面临的剧变图景。 2025年开年以来,寒意持续笼罩行业,高安产区陶企的到厂煤炭价格一路下探,已跌至750元/吨左右。然而,成本端的“利好”并未带来暖意,在市场下行的巨大压力下,瓷砖价格更是上演了“跌跌不休”的戏码——部分厂家的中板产品甚至跌破4元/片,降价速度远超成本下降幅度。 更令人忧心的是,即便生产成本与产品价格双双下滑,面对急剧萎缩的市场需求,瓷砖依然“卖不动”,整个行业深陷“量价齐跌”的漩涡。 从上游煤炭降价、终端瓷砖滞销,再到仓库空置无人问津,这一连串下跌的数据,无不指向同一个核心症结:严重的供大于求。产能严重过剩叠加需求持续缩水,惨烈的价格战让行业“头破血流”,企业被迫在差异化上寻求出路。 譬如,高安产区如今的企业开窑率、产销率呈现彻底的两极分化:有的企业产销两旺;也有的企业则步履维艰,连维持窑炉运转都倍感吃力。当行业从“压机就是印钞机”的黄金时代,跌入“压一片亏一片”的残酷现实,决定企业能否熬到下一个春天的关键,已不再是规模大小或品牌光环,而是企业掌舵人的战略眼光与精细化管理思维。 点击查看详情: 广 告 热点 03 广东家美陶瓷5080万元拿地 最新土地出让数据系统显示,7月7日,竞得方“广东家美陶瓷有限公司”以5080万元的成交总价,拿下广东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秀溪社区辖区范围内的一宗工业用地。地块名称:2025-06-06挂牌清政务地挂出〔2025〕033号441802006014GB00257,公告号/宗地编号:清政务地挂出〔2025〕033号/441802006014GB00257。 该工业用地规划总建面积169,556㎡,总占地面积67,823㎡,出让底价为5080万元,成交楼板价300元/㎡,成交日期2025年7月7日。 企查查数据显示,广东家美陶瓷有限公司是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100%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注册时间2005年,注册地位于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建材陶瓷工业城二期,经营范围包括生产、销售:陶瓷制品、陶瓷用粘合剂、陶瓷用填缝剂、陶粒;自营和代理各类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广东家美陶瓷有限公司是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五大重要生产基地之一。2024陶瓷砖(瓦)产能报告显示,广东家美陶瓷有限公司拥有10条瓷砖和小岩板生产线。 点击查看详情: 广 告 热点 04 价格战“逼死”经销商! 有企业因“内卷式竞争”被罚 当下,愈演愈烈的价格战让不少品牌难以喘息,逐渐被榨干的利润,以及肉眼可见下滑的瓷砖品质,成为这场无声硝烟里最直接也最令人痛心的代价。 当价格成为唯一武器,品质便成为了最先被牺牲的祭品。在价格战、行业恶性竞争的肆虐之下,这场席卷陶瓷行业的凛冬,冻伤的不仅是企业的筋骨,更是逐渐冷却消费者对品牌长久积累的信任与期待。 陶瓷行业作为国内传统制造业的代表,近年来深陷产能过剩与同质化竞争泥潭,不正当竞争行为频发,主要集中在低价竞争、品牌仿冒、产地欺诈以及工艺造假等方面。前不久,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修订通过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新法”),将于2025年10月15日正式实施,新法的实施,势必为陶瓷行业敲响警钟,也为企业和市场参与者划定了明确的法律边界。 在新法的约束下,企业将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经营策略,从单纯的价格比拼转向价值创造和服务提升。同时也势必将深刻影响行业的竞争逻辑与发展方向。 点击查看详情: 广 告 热点 05 上半年7家陶企破产 根据权威平台“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公开发布的信息统计,2025年1月至6月期间,全国范围内共有7家建筑陶瓷生产企业被正式披露出现经营异常,并进入了相关的法律程序。 从这些企业所处的破产程序进展来看,1家企业的破产程序已经依法终结;1家企业则获得了法院对其重整申请的受理,意味着其尚有通过重组恢复生机的可能;而余下的5家企业则被法院受理了破产清算申请,即将进入资产处置和债务清偿阶段,企业主体面临终止。 上述7家陶企,无论经营历史悠久的传统企业抑或市场新进入者,均在行业下行周期中遭遇显著经营压力。究其根源,近年来陶瓷行业深陷“三重困境”制约:其一,产能过剩加剧市场竞争,导致供需失衡;其二,市场需求持续萎缩,致使企业库存水平高企;其三,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美学设计及功能性的要求不断提升,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经营难度。 当传统生产模式与经营理念难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时,企业破产风险便显著上升。然而,危机之中亦蕴含转型契机。当前行业的深度调整,实质上是一次结构性的优化过程——加速淘汰技术落后、管理低效的企业,促使资金、人才、渠道等核心生产要素向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集聚。这一遵循市场规律的优胜劣汰机制,虽过程严酷,却将有效驱动行业向更高质量、更具创新活力的方向发展。 点击查看详情: 广 告 热点 06 佛山一陶企 布局高明新工厂点火 7 月 9 日,广东特地陶瓷有限公司位于佛山市高明区的新工厂举行了盛大的点火投产仪式。该工厂作为特地的第三个现代化生产基地,其正式投产标志着特地在产能扩充与产业升级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据悉,新工厂融入先进生产理念,引入了一系列先进的生产设备与工艺技术,将助力特地提升产能、优化产品品质,致力于打造智能化、绿色化的生产标杆。 自2002年创立以来,特地已在佛山三水以及肇庆广宁拥有两座现代化生产基地。凭借着持续的创新投入与对品质的坚守,特地在陶瓷行业树立了良好口碑,尤其在负离子瓷砖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拥有多项专利成果。 点击查看详情: 热点 07 上半年18条陶瓷新窑点火投产 (附名单),同比锐减超五成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国内通过新建或技改点火/投产的全新窑炉有18条(统计或有遗漏),对比去年同期超过41条的数量,同比下滑超过56%。 这一上线数据堪称陶瓷行业近30年来最低水平!亦释放出多个强烈的市场信号:新建生产线数量锐减,表明陶瓷企业在扩产决策上普遍趋于谨慎,同时有利于行业从供给端缓解产能过剩压力。 其次,新建及技改生产线数量大幅减少,意味着上游陶机装备市场的“蛋糕”进一步收缩,这一变化将对陶机装备供应商的生存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点击查看详情: 热点 08 业绩好的陶瓷企业 很多都在干这些事 2025年的陶瓷行业,业绩压力笼罩着大多数企业和经销商。终端卖场门可罗雀,如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内,店员往往多于顾客,单日散客寥寥无几。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络直播的火爆:一个普通直播间轻松聚集数百乃至数千观众,头部直播更是创下数十万在线、单场数亿销售额的奇迹。消费群体、场景和渠道的巨变已然发生:传统零售与工程渠道加速萎缩,新兴渠道、场景和模式迅速崛起并取而代之。 增量时代,客户相对集中。厂商紧盯新楼盘,通过进驻样板间、发放宣传单、混入业主群等方式圈定潜在客户,辅以优惠策略,收效显著。如今步入存量市场,新盘稀少,目标客户散落难寻。销售人员外出拓客,常感无处着力。客户并未消失,而是转移了阵地。在存量大海中,客户如鱼群般分散隐匿,厂商难觅撒网之处。当装修启动时,客户早已被他人捕获。这解释了家装公司主导的整装渠道近年快速增长的逻辑——消费者装修首选家装公司,使其掌握了瓷砖消费的初始流量入口。 观察业绩领先的陶企和经销商,共性在于转型迅速,紧跟消费趋势——或抓住整装机遇,或以电商、直播等新零售的增长对冲传统渠道萎缩。尤其进入2025年,整装价格战白热化及部分装企暴雷,更推高新零售在厂商心中的战略地位。 过去,厂商拓客依赖建店、建渠道,辅以广告、传单、促销,吸引客户到店成交。如今,厂商不仅要经营实体店和仓库,还需具备内容创作(文案、视频)、出镜讲解能力,以独特方式传递产品价值。这种转变考验着营销策略的调整和销售人员的综合素养。因此,企业争相招募年轻主播,甚至老板亲自上阵,而固守传统模式的销售人员则日渐边缘化。 点击查看详情: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7-30
07-30
07-29
07-29
07-29
07-29
07-29
07-29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