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反思《淄博建陶衰荣启示录》,决定一个陶瓷产区命运的因素有哪些?

陶瓷信息网2019-10-24 16:00:00

陶瓷信息 | 2019年10月11日,《陶瓷信息》推出深度调查《淄博建筑陶瓷衰荣启示录:谁能主宰一个产区的命运?》这是一篇有事实、有数据,更有鲜明观点和态度的文章,一经刊发,立即引发行业人士的高度关注,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一篇好文章。

文中提到了淄博新任市委书记江敦涛履职后的一系列变化,让淄博企业界欢呼“企业家的春天来了”,并由此发出提问“如果时间能够提前三年,淄博建筑陶瓷发展的命运会被改写吗?”

三年前的2016年9月,淄博市发布了《淄博建筑陶瓷行业精准转调工作方案》,将全市建筑陶瓷产能从7亿平方米削减至2亿平方米,而高峰期的淄博建筑陶瓷业拥有近300多家建筑陶瓷企业、500多条生产线,产能超12亿平方米,是全国第二大建筑陶瓷产区。

历史没有如果。三年后的今天,以“马后炮”的方式回头观望、复盘,让淄博建筑陶瓷产业从新来一次“精准转调”,淄博建筑陶瓷产业的命运会被改写吗?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笔者相信淄博建筑陶瓷业“精准转调”的初衷不仅仅是要淘汰落后产能,更是要优化淄博建筑陶瓷产业,通过转型升级,提升产区的核心竞争力。但最后的结果却是产能被削减了,产业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反而通过太多的行政干预对淄博建筑陶瓷业形成了极大的伤害。

淄博建筑陶瓷产业的命运令人惋惜。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结局,淄博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淄博之前,已有产区对陶瓷产业铁腕整治,陶企摧枯拉朽般关停并转;淄博之后,仍然有产区“一刀切”,令众多陶企无所适从。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剧烈变革中,作为曾经的“三高”产业,许多陶瓷产区都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

决定一个产区兴衰的因素很多,窃以为以下因素最为关键:

首先是政商环境。“投资不过山海关”就是对政商环境的真实写照。陶瓷行业是一个高度市场化、民营化的行业,以大量的中小型企业为主,因此,他们的成长,更需要地方政府营造良好的政商环境,多点放水养鱼,少点行政干预,更不要动辄简单粗暴地“一刀切”。环保压力大,你可以提高排放标准,而不是强制企业必须煤改气;企业在哪里建厂,你可以管理其审批手续,而不是整齐划一地“退城入园”,统一管理。作为经营主体,企业更应该诚信经营,优化市场环境,不要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让人一提起某某产区就摇头叹息,不愿意跟其做生意,或者贴上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的标签。

产区环境,如同土壤,政府要做的,就是营造好生态环境,增加环境的养分、雨露和阳光,不要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至于企业用什么种子,采取什么样的播种方式,相信只要有了好的环境,企业就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向上。

其次是产业集群。如果说过去三十年,产区之间的竞争,是产能规模、企业数量、市场占有率之间的竞争,那么未来三十年,产区之间的竞争,一定是品牌、技术、资源、平台、人才等产业要素的竞争。淄博产区曾经规模很大,也形成了非常完整的产业链,尤其在熔块的研发与生产领域,极具市场竞争优势,但客观地讲,淄博产区的产业集群质量并不高,创新力并不强,无论装备、工艺、技术、产品、人才,都鲜有在国内市场领先河者,更多的是跟在佛山产区的屁股后面,甚至沦落为佛山产区的贴牌供应商。

而成熟的产业集群,一方面可以孕育强大的创新力,另一方面可通过技术进步、协同创新、跨界融合等降低生产成本。资源的一大特征就是聚集,聚集的密度越大,越拥有内生性的创新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区域品牌优势。淄博也罢,高安也好,包括晋江、肇庆、夹江等,许多产区虽然规模很大,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但却没有形成高质量的产业集群,也就谈不上领先行业的创新能力。而佛山产区虽然经过“腾笼换鸟”产能规模大幅下降,但却通过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了产业集群,因此能够引领行业发展之风向。这也是意大利企业只有年产5亿平方米的规模,却能够执全球市场之牛耳者的根本所在。

当然,一个产业的发展,从萌芽到成长再到强盛,抑或衰落,还关乎到政府部门的产业规划和历史机遇。佛山产区之所以引领先河,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抓住了改革开放之先机。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版图已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几大版块。未来,依托深圳、香港、广州等国际化城市的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版图,必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的中心,而处于这一版图当中的各类经济主体,包括建筑陶瓷产业,必将迎来新一轮大发展的历史机遇。陶瓷产业要做的,就是结合经济版图的规划蓝图,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走创新、绿色发展之路。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