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停窑检修季”来临!北方这四大产区超9家陶瓷厂在产

陶瓷信息网2025-11-28 16:51:08

wps56.png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1115日起,我国北方地区全面进入供暖季。随着近日气温不断下降,北方地区相当一部分陶企也陆续停窑检修。早的在11月初,晚的在11月底,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产区多数陶企计划陆续停窑,进入年度检修期。

作为西北地区主要的陶瓷砖产地,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四省(区)当前共有建筑陶瓷生产厂家37家。截止1123日,陕、甘、宁、蒙至少还有9家陶瓷厂仍在正常生产。而接下来,随着气温不断下降,在产陶企也将择机停窑检修。

 

停窑检修季来临

仍有9家陶瓷厂在产

 

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今年建陶市场整体需求不振,大多数陶企库存压力较大,开开停停或只开启部分生产线成为行业常态。

相对而言,今年陕、甘、宁、蒙四省(区)生产销售基本正常,除甘肃平川陶企因地方环保于9月份提前停窑外,其它大多数产区陶企多集中在11月份停窑检修。

陕西省渭南市现有华达陶瓷、奥派陶瓷、彩美陶瓷、闽泰陶瓷、腾利陶瓷、龙飞陶瓷等8家陶瓷企业,主要生产抛釉砖、瓷片、地铺石、中板、色砖等产品。截至1123日,渭南市现仍有5家陶企在产,其中华达陶瓷计划12月上旬停窑检修。

wps57.png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相对而言,渭南各陶企今年生产周期相对较长。1120日起,韩城、富平两地仅有2家陶企停窑,其他5家仍正常生产,这在当下北方地区亦属生产周期较长。

宝鸡市千阳县目前共有康特陶瓷、博桦陶瓷、千禾陶瓷、粤特陶瓷、中特陶瓷等7家陶企,主要生产瓷片、仿古、抛釉等产品。自11月初开始,千阳有3家陶企结合实际情况开始停窑检修。截止1123日,宝鸡产区还有1家陶瓷企业在产。

位于榆林市神木县的银丰陶瓷,目前生产线也处于正常生产状态。据了解,银丰陶瓷目前生产销售正常,初步计划于20262月份停窑。

对于甘肃省各陶企而言,目前还有恒大陶瓷1家陶企在产,其他陶企均已停窑。据了解,受气温影响,恒大陶瓷计划1125日前后停窑。作为白银市陶瓷生产较为集中的平川区,当地4家陶企因地方环保问题于9月份提前停窑,而靖远县4家陶企则停产相对较晚……

内蒙古现有建亨能科、伊东力弘、海美斯、福地陶瓷等5家陶企,主要生产抛釉砖、岩板、地铺石、发泡陶瓷等产品。截止1123日,内蒙古产区还有福地陶瓷1家陶企在产。建亨能科今年停窑时间也晚于往年,其已于1121日停窑转入生产线检修阶段。

作为宁夏地区唯一的一家建陶生产企业,科豪陶瓷于1112日停窑检修,这与往年停窑检修时间基本持平。

wps58.png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技改升级、降本提质、增附加值

西北陶企着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国内陶瓷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市场寒冬。受房地产行业下行、终端需求持续疲软等多重因素影响,价格内卷、库存高位、利润逼零等成为行业普遍面临的困境。各大陶企为争夺有限订单,纷纷陷入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部分产品价格甚至逼近生产成本线。在此背景下,生产线开开停停成为陶瓷行业的常态,大多数陶企的生产周期在缩短或年产量在下降。

对于西北地区的陶企而言,燃料成本上的先天优势成为其抵御市场风险的重要筹码。与国内其它使用天然气为主要燃料的陶瓷产区不同的是,西北陶企依托区域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多仍以煤炭作为主要生产燃料。

就近采购的煤炭不仅采购价格低廉,还省去了长途运输的额外成本,使得西北陶企的燃料成本较低,这一核心优势让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备了一定的缓冲空间。

然而,行业内卷的严峻程度远超预期,即便拥有燃料优势,西北陶企也未能独善其身。为维持市场占有率,西北陶企不得不被动下调产品价格,原本依靠低成本维系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市场需求萎缩得太厉害,大家都在打价格战,今年企业基本没有利润。西北地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陶企销售负责人无奈表示。

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环境,西北大多数陶企并未陷入被动躺平,而是顺势而为,结合自身生产实际,合理规划停窑检修时间。与盲目停产不同,这些企业将停窑期转化为转型升级的黄金窗口期在停窑之后,各陶企迅速启动计划中的生产线技改与升级工作,围绕节能降耗、品质提升、附加值升级三大方向,全面进入年底前的设备检修与技术改造阶段。

在节能方面,对现有窑炉进行保温改造、引入余热回收系统,进一步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在品质提升上,优化原料配方、升级成型与烧制工艺,提高产品平整度、耐磨度等核心指标;在附加值升级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定制化产品、高端功能型陶瓷制品,摆脱低价竞争的同质化困境。通过一系列主动调整,西北陶企正试图在市场寒冬中积蓄力量,以技术革新打破发展僵局,谋求行业复苏后的新一轮增长。

 

wps59.jpg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