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33吨瓷砖赚150元?陶瓷行业“淘汰赛”,只靠低价走不远

陶瓷信息网2025-08-05 10:11:52
图片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影响,建陶行业销售受阻,终端需求尤其惨淡。今年以来,需求不振导致众多陶瓷企业库存严重积压。为求生存,多数企业被迫采取停窑或降低产能的措施。

作为反映建陶行业景气度的“晴雨表”,终端市场的销售现状最能客观展现瓷砖的真实销售情况。日前,陶sir走访了淄博某大型建材市场。该市场兼具批发与零售功能,销售范围覆盖淄博、潍坊、泰安、滨州、东营等多个地区。

据市场内商户反映,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许多商户的终端零售额下滑幅度已超过40%。其中,面向淄博周边地区消费者的零售份额缩水尤为明显,降幅达三分之一以上。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场商户坦言:“现在生意好的商家不多。那些情况稍好的,多是销售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且价格适中产品的商家。反而是专营低价砖的商户经营更为艰难。”他进一步指出,“市场内已有部分商家陆续退出,预计接下来还会有更多商家选择离场。”

图片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低价砖挤压市场

库存高企、利润变薄成常态


“广东制造,假一赔十”策略近两三年在各终端市场强势铺开,对非广东产区的陶瓷企业销售造成了显著挤压。一位市场商户直言其核心影响:“一是价格压得太低,二是市场涌入了太多小品牌。”

今年,部分广东非主流品牌瓷砖在淄博的落地价已低至 15-18元/片(800×800㎜)。而来自广东的特价砖、降级砖或一级砖价格更具杀伤力,终端市场上 12元/片 的瓷砖亦不鲜见。

图片

这场低价风暴席卷之下,终端商户鲜有幸免。冲击不仅针对销售其他产区品牌的商户,连部分销售广东品牌的商户也未能独善其身。例如:某商户过去几年销售某广东品牌业绩良好,但去年为应对单品牌销量下滑,新增了两个主打低价走量的新品牌。其初衷是弥补流失的市场份额,但实际后果却是:“库存越做越大,利润却越来越薄”。

然而,像上述商户那样能通过新品牌勉强维持销售额的案例实属少数。当前终端市场的真实写照是:仅极少数商户能保持销售额稳定,大多数商户销量大幅下滑,甚至连续数日“零开单”的也不乏其例。

终端市场/卖场商户数量持续缩水已成为不争事实,其中主营一级砖、特价砖等低价产品的商户退出“不在少数”。尽管整个行业深陷“内卷”,但竞争最为惨烈的,恰恰是低价位、高度同质化的产品领域。

图片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卖 33 吨瓷砖只赚 150 块?

终端市场的淘汰赛已经开始


市场需求持续萎缩,终端商户间的价格内卷愈演愈烈。为争夺稀缺订单,多数商户不惜牺牲本就微薄的利润。以800×800㎜瓷砖为例,一位原本销售尚可的商户透露,去年利润率尚能维持在5-6%,今年已跌破2%。“听说有人卖了一车重达33吨的瓷砖,只赚了150块钱。”商户的吐槽,直观反映了利润空间的极度压缩。

事实上,不止利润大幅下滑,且多数商户的销量也大幅下滑。如,某一商户2023年月销售额基本保持在500万元,而今年月销售额不足100万元。进入6月份之后,不少商户销售更呈断崖式下滑。

据了解,该建材城集批发、零售于一体,是真正的“一站式购齐”的大型建材卖场。除瓷砖外,西瓦、辅材等配套在这里都可以买到,且装车也非常方便。因此淄博及周边消费者大都会选择到这里选砖,尤其是购买量小的消费者,在这里找到产品后可以马上拿走,不需要等待。“目前主要是没有客流量。”上述商户如是说道。

在此形势下,一些体量较小的商户已经陆续退出。即使一些销售体量较大的商户,目前也是在咬牙坚持。“从当下来看,到年底还会有一批退出,市场淘汰赛开始了。”上述商户坦言。

其实不止淄博,全国各大建材市场,客流量少、消费者需求不旺是瓷砖销售不畅的主要原因。

据上述商户介绍,除淄博外,不少外地终端市场也有不少经销商在退出。而淄博因为具有以下两大优势依然是北方终端建材市场的代表,一是产区基础,二是物流方便。

除零售下滑外,工地销量也在下滑。“工地回款慢,垫付资金压力大。前些年,我们工地订单也很多,但在接受以前教训后,可以帮客户找产品,给劳务费也行,给客户代加工也行,就是不能给客户垫资了”。城内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商户表示。

图片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告别价格内卷!陶瓷商家破局样本:

有人死磕品质,有人靠特色产品跑赢


尽管当下市场竞争已呈白热化,但众多行业人士一致认为:真正的市场淘汰赛才刚刚开始。未来竞争将更加残酷,缺乏品牌影响力、产品核心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利润支撑的商家,将首当其冲被淘汰出局。

相比之下,具备以下特质的商家展现出更强的韧性:品牌知名度高、产品特色化、服务意识强、客户资源与关系网络丰富。正如一位匿名商户所言:手里有资源,并且能够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的商家,还是有一定机会的。”

面对预期中的寒冬,部分有远见的商家早在年初便着手布局,积极应对未来发展。如强化产品差异化,利用新媒体引流拓客,打造专业人设,整合并共享资源,收缩库存规模、严控成本,积极开拓出口渠道等。

可乐加陶瓷淄博店负责人表示,当下市场形势不乐观,全行业都在卷价格,但其品牌一直卷质量。接下来在保证产品吸水率“双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坯体白度,以及把釉面做厚,通过工艺升级实现价值竞争。负责人直言其目标是“换赛道竞争”。

花奈瓷砖则以“特色产品+品质提升”稳市场, 聚焦规格与工艺创新,打造产品差异化。虽然今年销售额同比下滑,但表现优于众多同行。“主要是特色产品支撑。在同等价位下,我们致力于提升瓷砖品质。”花奈负责人强调其价值主张。

图片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