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陶瓷信息》联合主办的“2024陶业长征——陶瓷砖(瓦)产能调查”数据显示,内蒙古现有建筑陶瓷生产企业5家,生产线13条。其中,陶瓷砖生产线8条,日总产能11.85万平方米,陶瓷砖生产线包括抛釉砖线1条,日产能2.5万平方米;地铺石线3条,日产能3.2万平方米;岩板生产线3条,日产能6万平方米;透水砖生产线1条,日产能0.15万平方米。陶瓷瓦(琉璃瓦)生产线1条,日产能1万件(片)。发泡陶瓷生产线4条,日产能0.09万立方米。
对比2022年内蒙古16条生产线、17.95万平方米的瓷砖日产能,2024年全区瓷砖日产能及生产线均出现萎缩。其中,全区生产线净减少3条,瓷砖日总产能减少6.1万平方米,降幅分别为18.75%与33.98%。
内蒙古建陶产业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主要集中于包头市、赤峰市,两地鼎盛时期有鹿峰陶瓷、绿茵陶瓷、欧艺陶瓷、西湖陶瓷等近20家陶企存在。但进入新世纪后,赤峰、鄂尔多斯等地的一批上世纪发展起来的陶企纷纷倒闭、退出。
进入2000年以后,内蒙古依靠当地丰富的煤炭、天然气、陶土以及钾长石等陶瓷原料资源,开始大力发展建陶产业。这一时期,作为承接佛山建陶产业转移的良好选择,一批广东及其他产区陶企陆续进入内蒙古发展。
2007年,落户呼和浩特市的路易华伦天奴(内蒙古)动工建设;2009年,鄂尔多斯市兴辉陶瓷有限公司动工建设,同年乌海市海美斯陶瓷科技有限公司动工建设;2010年,鄂尔多斯市陶尔斯陶瓷有限公司动工建设;2012年内蒙古双翼陶瓷有限公司动工建设;2018年,内蒙古福地陶瓷有限公司落户内蒙古并动工建设……
尽管内蒙古发展建陶产业拥有一定的资源及能源优势,但也存在着不小的短板:一是内蒙古地区建陶产业分布零散,且陶企数量较少,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效应;二是物流运输费用高;三是生产周期较短,导致用工、管理成本高企等,这些都大大制约了内蒙古建陶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一批竞争力不强或者精细化管理能力较弱的陶企陆续退出内蒙古建陶生产版图。特别是2014年以来,受市场大环境影响及跨过陶瓷产能的高峰,内蒙古建陶产业规模一直呈萎缩状态。
截止2024年,内蒙古仅剩5家建陶生产企业,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市、乌海市以及阿拉善盟三地。除鄂尔多斯市有3家陶企外,乌海市与阿拉善盟各有1家。
鄂尔多斯: 内蒙古最大建陶产区 曾吸引多家佛山陶企入驻
从产业发展脉络来看,鄂尔多斯建陶产业起步较晚。2006年,在佛山陶瓷第三轮产业转移中,鄂尔多斯市成为多家佛山陶企的选择,其中以兴辉陶瓷与陶尔斯陶瓷为代表。在接下来的承接佛山陶瓷产业转移过程中,鄂尔多斯市对发展建陶产业曾雄心壮志,对建陶产业的各项政策扶持也不断出台。 当时,鄂尔多斯之所以大力发展建陶产业,主要源于其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各类矿藏50多种,其中煤炭已探明储量1676亿吨,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天然气探明储量8000多亿立方米,亦极为丰富;建筑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石膏、石灰岩、石英砂及石英岩、白云岩和制砖粘土等。 不过,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制约,鄂尔多斯建陶产业并没有按预期中的方向发展。时至今日,鄂尔多斯仅有内蒙古建亨能源科技陶瓷有限公司、伊东力弘瓷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兴东实业有限公司3家建筑陶瓷生产企业,是内蒙古地区最为集中的建陶企业集聚地。 近年来,在建陶行业市场竞争升级与加剧背景下,鄂尔多斯建陶企业发展也面临较大的挑战。此外,物流运输成本较高、产业配套滞后等也是制约当地建陶企业未来发展的短板。
阿拉善盟: 现有1家陶企 2024年转产地铺石
截止2024年10月,阿拉善盟境内建有内蒙古福地陶瓷有限公司1家建陶生产企业,位于阿拉善左旗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地陶瓷成立于2018年3月份,于2019年8月份建成投产,起初以内墙砖生产为主;2024年初,福地陶瓷通过生产线技改,将内墙砖生产线改产为地铺石。 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因其境内高岭土、伊利石、透辉石、石灰石、风积沙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也曾规划建设9平方公里的陶瓷产业园。 但阿拉善地区发展建陶产业也存在着一些劣势及短板。如用工难,当地产业工人需要从宁夏引进;产业配套不齐全,包装、熔块、机械等配套企业多来自山东或广东,加之物流成本较高等,大大制约了当地建陶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在福地陶瓷之前,双翼陶瓷作为当地首家入园陶企于2012年动工建设,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双翼陶瓷建成后并未生产多长时间,常年处于停产状态,现在已经完全退出生产。
乌海市: 1家陶企 2025年或增一条抛釉砖线 在较长一段时间,乌海市仅有内蒙古海美斯实业集团有限公司1家建筑陶瓷生产企业,此前一直以仿古砖和外墙砖生产为主。2024年,海美斯实业将原来的两条生产线技改合并为一条生产线,日产能2.5万平方米。根据公司规划,海美斯实业计划于2025年增加800×800mm这一规格抛釉地砖的生产。 事实上,乌海市发展建陶产业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乌海资源富集,素以“乌金之海”著称。拥有煤、高岭土、膨润土、白云岩、辉绿岩、紫砂粘土、砖瓦粘土等37种矿产资源,矿产地82处。截至2009年,域内已探明的主要矿种的保有储量为:煤炭27亿吨、高岭土213万吨、溶剂灰岩35642万吨、制碱灰岩14340万吨、水泥配料及砖瓦粘土7436万吨、硅质原料矿产1113万吨、紫砂粘土358万吨、石膏1304万吨。 但另一方面,乌海地区发展建陶产业也具有一定的局限。譬如,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从而导致部分原材物料的采购及生产配件的供应缺乏便利性。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03-22
03-21
03-21
03-21
03-21
03-21
03-21
03-21
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