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上半年业绩出炉!销量增长的陶瓷企业,都做对了这两件事……

陶瓷信息网2025-07-19 08:49:27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2025上半年,建筑陶瓷行业整体运行承压,全国主要产区平均开窑率仅为60%左右,处于历史同期较低水平。而且,从5月份开始陆续有企业因库存爆仓而停窑减产。

随着6月份收官,部分陶瓷企业上半年销售数据已经出炉!其中,太阳陶瓷、格仕祺陶瓷逆势上扬,销售业绩相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罗斯福集团、华硕陶瓷集团销售额虽未实现增长,但整体表现较为稳健……这类陶瓷企业的共同策略在于,通过提升销量有效对冲产品价格下行的影响。华硕陶瓷集团不仅瓷砖销售数量有所增长,其生产线开窑率亦高于去年同期。

受行业下行压力影响,产区大部分企业上半年产销业绩普通下滑,尤其是过度依赖低价策略的企业,受行业激烈的价格竞争态势,一些单纯依赖价格驱动销量的模式难以为继。当前,行业已陷入激烈的价格竞争态势,单纯依靠低价驱动销量的模式难以为继。而头部企业依托长期以来积累的品质口碑与产品差异化优势,在市场需求下行周期中,展现出更强的经营韧性与抗风险能力。
图片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01

上半年陶企业绩普遍下滑

少数企业略有增长


在瓷砖产品价格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大幅下行的行业背景下,无论是一线品牌企业,还是各主要产区厂商,均承受着显著的销售压力。然而,仍有部分企业展现出了较强的抗压力。

太阳陶瓷集团营销总经理胡巍介绍,上半年该集团销售业绩较去年同期实现小幅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在集团12条生产线维持满负荷运转的状态下,依然保持了产销平衡的良好态势。

格仕祺陶瓷董事长刘春良表示,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销售业绩亦呈温和增长,但瓷砖销售数量的增长幅度更为显著。他指出,在当前行业价格持续探底的形势下,企业能够保持业绩的增长或略有下滑,往往需要依靠瓷砖销售数量的显著增加,以销量来对冲价格下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瓷砖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华硕陶瓷集团营销总经理谢四军介绍,华硕集团上半年业绩相比去年同期略有下滑,但今年集团5大生产基地开窑数量相比去年有所增加,而且广东基地的产销量同比去年有明显增长,集团上半年整体产销业绩保持相对平衡状态。

受行业整体需求下行影响,大部分陶瓷企业上半年销售业绩出现明显下滑,尤以长期依赖低价策略拓展市场的企业为甚。另一方面,即使对于部分业绩实现小幅增长或温和收缩的企业而言,在市场下行与价格冲击的双重压力下,利润空间持续承压,企业经营仍面临挑战。

图片


02

“广东马甲”退潮:

产地噱头不敌品质硬实力


陶瓷行业围绕瓷砖“产地制造”的营销嘘头不断,2025年在继“广东制造,假一赔十”之后,陶瓷行业又掀起了“广东品牌授权”的热潮。

据高安产区某贴牌商透露,泛高安有近40个广东授权品牌,还有河北、山东、四川等全国其他产区亦充斥着大批广东授权品牌,此举都是为了抵挡瓷砖“广东产地”的市场冲击。

然而,市场反馈:部分持授权品牌的企业或者贴牌商因需支付授权费、品质参差不齐,销量未达预期,甚至主动放弃授权。

在多家陶企销售负责人看来,目前瓷砖销售靠“广东制造,假一赔十”不灵了,广东品牌授权也卖不动了,究其原因还是品质的不达标。

据陶sir了解,在低价竞争的乱象下,瓷砖的品质也在不断下降,其中不乏众多打着“广东制造”的瓷砖。事实上,透过上半年泛高安产区头部企业的开窑率和销售情况看,这些企业并没有依赖“产地营销”,而是凭借让客户认可的品质实现开窑率和销售业绩的领跑。这印证了行业共识:当“广东制造”标签沦为营销噱头,唯有实打实的产品力才是破局关键。

图片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03

回归品质初心

精准有效创新


当前行业形势严峻,高安产区开窑率也处历年来最低,但头部陶企的开窑率依然表现较好,且即便在行业形势严峻,与周边产区相比没有任何成本优势的前提下,产销率依然达到9成左右。如太阳陶瓷、华硕陶瓷、罗斯福、格仕祺以及瑞阳等企业依然保持较好的销售业绩,这些产销率较好的企业,无一不是坚守品质的厂家。

格仕祺陶瓷6月份推出的 800×800mm“1280超平石材系列”,将瓷砖厚度增至12mm、施釉量提升至1280 克,直击水波纹、R 角等行业痛点。产品上市首月即获市场认可,这足以证明,即便是常规规格产品,只要聚焦用户体验做“肉眼可见”的品质升级,就能在红海中突围。

罗斯福陶瓷在高安陶瓷(长沙)推介会上提出“豪华装修,选罗斯福”的全新定位,放弃卷入价格战,转而从产品品质、场景应用、价值体验三维度升级。这一策略暗合消费趋势——当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转向“质价比”,企业需以品质为核心构建差异化壁垒。

华硕陶瓷在质感砖、木纹砖等高值产品的效益显著,同时,太阳陶瓷在新生代执掌后,不断在产品研发和渠道服务上进行升级。

在陶sir看来,未来瓷砖创新门槛将持续升高:除技术与装备迭代,更需整合渠道、人才、推广等要素。例如,头部企业的新品推广往往联动经销商快速落地,形成“产品创新-渠道渗透-市场反馈”的闭环,而观望者则可能在“快鱼吃慢鱼”的竞争中被淘汰。

对市场和产品趋势把握快的经销商,能够率先推广好产品,尝到新产品的头羹汤;而那些处于观望状态的,则可能逐渐被市场淘汰。这也从侧面促使企业要更加注重产品品质和创新,只有为经销商提供无后顾之忧的好产品,才能携手共进,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2025年上半年的市场分化,本质是企业发展逻辑的分野。泛高安产区头部企业的实践证明:当行业告别野蛮生长,唯有以品质为基石、以创新为引擎,才能穿越周期。

对行业而言,无论是“广东制造,假一赔十”,还是“广东授权”,都终将是一场短暂的“龙卷风”。而优质企业的突围路径则指明方向:无论是产品细节的微创新,还是品牌价值的重定位,核心都在于回归“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初心。当市场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品质与创新不仅是企业的生存法则,更是行业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