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知名瓷砖品牌卖“假广东砖”;奶白色瓷砖刚用两个月变黄色……

陶瓷信息网2024-03-20 08:50:25
图片

图文无关


2024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夕,各地纷纷发布消费维权案例。其中不少地方发布的维权案例,都有瓷砖纠纷的案例上榜。包括瓷砖产地与承诺不符、瓷砖铺贴后使用不久出现色差、瓷砖铺贴后出现裂纹、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瓷砖颜色花纹与样品不一样、瓷砖胶不合格致墙砖脱落……

图片


案例 - 01

知名瓷砖品牌承诺“广东砖”

到货变成“江西砖”

3·15来临之际,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公布“2023年度江都区十大消费维权案例”。其中一例为瓷砖产地与承诺不符,商家担责补偿。

2023年10月,马女士在江都城区某知名品牌瓷砖专卖店购买一款瓷砖,瓷砖费用和加工费共13300元。双方约定预交1000元定金,在交定金时,她一再跟店长强调必须要广东的货,店长当时也满口答应。店家按照约定时间送来了瓷砖,并已贴好。马女士打扫卫生、收拾瓷砖外包装盒子时发现,盒子上瓷砖的产地标注的是江西。找到商家,商家承认是发了江西的,但对于此事如何解决,总是不肯给出解决方案,马女士随后前往消协投诉。

了解到相关情况后,消协工作人员当场联系该商家老板当面协调,商家店长随后来到消协,并跟马女士打招呼,承认是其工作失误,但仅仅是产地不同,货品的品牌、款式、质量都是一样的,合格证、检验证样样都有,绝没有想欺骗马女士。马女士坚决要求店方负责拆掉原来的瓷砖,重新铺上当初约定的瓷砖。经消协人员协调,双方最终谈定:保留原来瓷砖,商家免瓷砖款,再补偿马女士4000元。

图片

图文无关



案例 - 02

奶白色瓷砖刚用两个月变黄色

色差严重!商家承认瓷砖有问题

3月15日,江西景德镇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2023年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其中一例为瓷砖色差。

2023年9月,某消费者在某瓷砖店购买一批卫生间墙面砖,10月份铺贴,刚用了2个月,奶白色的瓷砖已经变成脏脏的黄色了,色差严重。商家承认这批瓷砖有问题,但是厂家只同意更换1000元以内的部分瓷砖,消费者不同意,诉求把卫生间的砖全部敲掉,重新铺装。

接到投诉后,昌南新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及时通知被投诉人,开展核实,并组织双方到场进行调解,经调解,商家对投诉人协商补偿,并重新更换有色差的瓷砖,双方达成一致,调解圆满成功。

图片

图文无关



案例 - 03

卧室地砖铺贴后全部开裂

厂家称是“瓷砖蜡”,处理后裂纹依旧

3·15前夕,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发布“2023年消费维权典型案例”。

其中一例为:2023年6月份,张某在汉台区某市场某经营部购买的地砖安装后出现质量问题,卧室瓷砖釉面全部开裂,购砖及铺贴约支出1万元。商家将问题反馈厂家,厂家说是瓷砖蜡,后经过处理裂纹依旧,商家厂家相互推诿扯皮无人负责。

消费者诉求是:商家或者厂家给出具一个处理方案,修复或者换新都行,并承担因为修复或换新产生的一应费用。

最终处理结果为:2023年10月17日,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双方到场调解,经双方协商,商家赔付消费者现金9000元,双方争议和解。

图片

图文无关



案例 - 04

未告知消费者切割注意事项

3万元买的高密瓷砖多处开裂

3月14日,贵州省发布“2023年度全省消费维权十大案例”。其中一例与瓷砖相关。

2023年2月,消费者张某某在黔西南州兴义市某店下单订购3万余元的瓷砖用于家庭室内装修。4月,张某某发现多处地板瓷砖出现开裂问题,怀疑是产品质量问题,要求赔偿。该店认为不存在质量问题,不予赔偿。

张某某投诉至州消费者协会。经调查核实,瓷砖开裂的主要原因是该款瓷砖属于高密瓷砖,切割工艺要求较高;该店未告知消费者切割注意事项。经调解,该店愿承担未履行告知义务的责任,同意支付因瓷砖开裂造成的维修费用2000元,并赔偿张某某1万元。


【案例评析】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依法享有知情权”。本案中,因经营者未能及时告知商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失,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图片

▲网络图片、图文无关。



案例 - 05

一工程公司销售的“*锐”牌瓷砖

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

3月14日,江苏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23年度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十大典型案例。其中一例为,南通某工程有限公司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瓷砖案。

案情回放:泰州市海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泰州某中学改扩建工程使用的瓷砖进行执法检查,检查发现,当事人销售的“*锐”牌瓷砖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经查,涉案瓷砖共59792片,违法经营额计36.69万元。

查处结果:将该案件移送至泰州市公安局海陵分局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案例 - 06

16000余元购买的瓷砖

颜色、花纹与样品不一样

3·15前夕,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发布“2023年度消费维权典型案例”。案例一为:定购瓷砖与样品不一致。

消费者林先生于2023年7月向某建材商行定制购买一批瓷砖,共16000余元,林先生选择好瓷砖型号、颜色及花纹后向商家定制下单,商家承诺定制的瓷砖与样品一致。待定制瓷砖实际到货后,林先生发现该批次的瓷砖颜色和花纹与样品不一样。

双方协商无果,林先生故向12315平台投诉,要求将该批次瓷砖退回给商家,并让他重新选一款心仪的瓷砖。

惠安县市场监管工作人员现场调解,商家表示:林先生该批次瓷砖是定制款,瓷砖的背面均按其房屋尺寸进行过加工,如果要求退换货的话,该批次瓷砖就会全部浪费,因该批次瓷砖系颜色和花纹与样品的差别,并非同批次瓷砖里有差别。经调解,为尽量减少双方的损失,使双方都满意,最终双方对调解方案达成了一致,商家补偿给林先生4000元。


案例 - 07

瓷砖表面有油污

与店内样品差距大

近日,吉林省消费者协会发布了一批消费维权典型案例。案例八为:瓷砖表面有油污,商家最终退货款。

2023年1月8日,张女士在吉林市某陶瓷市场花4900元购买了79片地面砖。到货发现瓷砖表面有油,与店内样品差距较大。张女士要求退货被拒,向吉林市消协进行投诉。

消协受理了张女士投诉。调查中,商家表示,送货时张女士没有反映瓷砖有油污,油污产生的原因无法确定,尚需与厂家、物流核实情况,所以未同意退货。

消协认为,瓷砖有油污,说明商品存在缺陷的,按照“谁经营谁负责”,消费者可以向商家要求退货,属于厂家或者物流的责任的,商家再向他们追偿。


案例 - 08

外墙瓷砖数月后整块脱落

主要原因为瓷砖胶不合格

3·15前夕,广东湛江市消委会从2023年处理的消费投诉中选取出富有警示教育意义的十大典型消费维权案例。其中一例为,瓷砖脱落纠纷。

因自建房需要,谭先生向砂浆公司购买了一批瓷砖粘结砂浆(以下简称“瓷砖胶”)用于粘贴外墙砖。然而数月后外墙部分瓷砖出现整块脱落的现象,其认为瓷砖胶粘结度不达标存在质量问题,要求商家赔偿损失。

但是公司表示产品没有问题,拒绝赔付。多次与厂家协商无果后,谭先生投诉到湛江市消委会,请求帮忙调解。市消委会在征得谭先生和厂家的同意后,马上联系第三方鉴定公司,组织争议双方到施工现场进行抽样检测及鉴定。

综合现场使用环境、施工工艺以及该批瓷砖胶检测结果,鉴定结论是瓷砖胶的不合格为瓷砖空鼓、脱落的主要原因,而瓷砖粘结砂浆不饱满为次要原因。经过调解人员多次沟通调解,双方达成了一致协议:砂浆公司一次性赔偿消费者经济损失(包括材料费、鉴定费)4万元。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