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老树”焕新春,瓷片重归主流

陶瓷信息网2019-01-10 10:49:47
  

瓷片经过长时间发展沉淀,已成为一个较为传统、成熟的产品品类。以其高吸水率,与水泥砂浆完美的粘合性,稳坐厨卫空间的墙面江山。但这一产品品类因为“量大价低”容易陷入价格混战,2015年,瓷片销售更是遭遇“冰点”。

但从本届佛山秋季陶博会来看,各大瓷片生产企业在产品花色、工艺技术、规格、铺贴应用方式等方面都做了不同程度的突破,使瓷片这棵老树重发新芽,成为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

 

小规格仿手工砖效果瓷片
  

小规格瓷片不同颜色、不同规格混搭应用
   

仿壁纸类瓷片
   

小规格瓷片不同颜色、不同规格混搭应用
   

手工立线砖 (摄影/冯若茜)

 

 被冷落的品类

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陶瓷行业销售环境处于良性发展状态,据佛山市陶艺家陶瓷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吴海云介绍,2012年前后,广东产区瓷片销售有所下滑,但这种“下滑”主要是指瓷片经销商的店面实际销售的下滑。当时全抛釉属于新兴产品,陶企在这一新兴产品品类上倾注较多心血,为推广全抛釉,通过切割上墙等方式引导销售,使全抛釉挤占了一部分墙面铺贴应用,导致当时瓷片的终端销售有所下滑。

名邦瓷砖品牌总经理李芬也发表了同样的观点,全抛釉、微晶石等产品品类普遍通过室内应用进行推广,凭借其丰富的花色纹理及装饰效果,将其切割上墙,在空间表现方面相较于瓷片会有更多的表达。

相反,对于生产厂家来说,彼时却是最红火的时候,依托当时良好的销售环境,一些大企业自身产能不足,加之销售渠道的进一步下沉,品牌对产品的需求上涨,因而选择去瓷片生产厂家贴牌,“当时的瓷片生产厂家几乎是满负荷生产。”吴海云说道。

“瓷片这些年被冷落了”,佛山市纵尚瓷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昌庆华说,瓷片一直以来都处于高歌猛进的状态,三年前,全抛釉兴起,微晶石、大理石瓷砖接踵而至,每个新的产品品类的出现,都引领了当时的市场潮流,在广东产区,陶企对产品的创新及研发精力有所分散,冷落了瓷片这一产品品类。

然而,在山东产区,陶企在产品结构上无法横向发展,会着重把某一产品品类做精做细,这就造就了近几年淄博瓷片花色的突飞猛进。

山东雅迪陶瓷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高辉表示,在山东产区,瓷片销售最早陷入低谷,是在新兴产区大规模建设大生产线后,由于各地不断攀升大窑、宽体窑的生产线产能,导致瓷片产能日益扩大。

喷墨印花机在行业大规模应用开始后,喷墨机快速缩短了各产区间的技术差距,一批低成本产品促使瓷片价格竞争成为常态并开始蔓延。

另外,李芬表示,随着精装房被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广泛开发,在交房时,都会完成厨卫的装修,包括墙地面瓷砖的铺贴,造成瓷片零售市场有所下滑。

 

自我拯救

 

自瓷片销售陷入低谷以来,多数厂家则开始积极寻找出路,而降低产能是不可取的,只能寻求其他途径来创新,如从产品规格、花色、面釉、铺贴模式等方向创新发展。截至目前,大家一直在上述方向探索。

高辉表示,现在大多数瓷片企业开始在“面”上做工艺。如原面、原面半抛、浮雕釉、金丝釉、全抛釉、玻开釉等,不断从色釉料方面寻找新的突破口。“瓷片原来只是一个亮面,极少考虑“抛”与“不抛”以及“玻开”等,如今瓷片工艺却比以前多了。”

“瓷片作为最传统、成熟的产品品类,其市场容量及产品利润不会有太大变动。”吴海云说道,然而,瓷片要在目前的市场背景下自我拯救,一方面要对瓷片产品本身进行细分,通过丰富产品表面效果,形成多种装饰风格,如田园风、简约时尚风等,并通过对坯底的改良,进一步完善产品的装饰效果。另一方面,烫金工艺及下陷釉、糖果釉、凹凸釉等釉料的应用,使得瓷片表面效果更加丰富。

李芬也提及,如采用传统的生产及销售方式,瓷片不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这就需要在瓷片的花色上下重笔墨。在提高生产工艺的同时,丰富配套产品,如腰线、花片等,提升产品附加值。

昌庆华表示,瓷片的创新,脱离不了砖形、花色、吸水率这三大方向,但更多的,还是在其表面上做文章。表面纹理变化方面,仿石材仍为主流,其他还包括仿古系列、仿墙纸系列、几何图案系列等。

 在规格方面,瓷片规格更加丰富,很多企业开始在做自己的规格,模具由原来是300×value="600" unitname="mm" w:st="on">600mm300×value="450" unitname="mm" w:st="on">450mm规格,逐渐宽泛至现在的270×value="750" unitname="mm" w:st="on">750mm270×value="400" unitname="mm" w:st="on">400mm等。

“可以说,当前瓷片表面上的工艺多了,规格也多了,厂家已经着手从表面、规格等方面“拯救”这一产品。 ”高辉说道。

 

与“地爬墙”的博弈

 

曾有业内人士表示,地爬墙对瓷片的市场份额造成了挤压;但也有人称,从现实情况来看,地爬墙并未形成气候。

高辉认为,地爬墙与瓷片两者之间是截然不同的品类,应该是一种互补。假如应该选择瓷片的地方,选择了地爬墙,这就是一种冲击。现在地爬墙可以上墙,一些地砖也可以上墙,但并不可完全取代瓷片,可以认为,瓷片的用途具有一定局限性,其只能上墙。

瓷片与地爬墙的搭配应用对消费者来说,恰到好处,这大大增大了消费者的选择余地,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个性需求。两者不是同类,即两种不同氛围的产品,不能去比较,它们间是一种矛盾,但又不全是矛盾,不存在取代的问题,应是现代消费者在审美观上的一种互补。

同样,“地爬墙更多的是针对中高端市场,对农村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品类多了,消费者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昌庆华说道。李芬也提及,地爬墙产品所打造的空间效果主要为欧式或是田园风,比较受8090后消费者的欢迎,但是对于6070年代的消费者,仍然青睐于现代、简约的产品风格。

吴海云表示,砖的基础功能是美化,地爬墙本身就属于瓷片的范畴,只是它的表现形式与传统的瓷片有明显区别。所谓地爬墙可能在打造欧式、田园风格的空间效果时运用较多。因为其与瓷片截然不同的展示风格,花色更为丰富,所以逐渐形成地爬墙系列产品,甚至也有企业把地爬墙作为一个品牌进行推广。

 

流行趋势的回归

 

本届陶博会上展出的瓷片产品,在流行趋势上刮起了一股“倒风”,多年前流行的小规格简约瓷片开始大行其道。但肉眼所看到的产品的“回归”只是包含产品表面及流行趋势的回归,如高辉所言,产品发展趋势只能是越来越高端,而不是倒退。此处所说的“回归”,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全抛釉为例,全抛釉即是以前的水晶砖,区别在于原来的图案是在釉层之上,而全抛釉则是在釉层之下。在此所说的工艺,是在原来基础上经过沉淀后,加入了时代元素并进行了创新改进,看似相同,实则不然。

同样,吴海云也发表了类似的看法,流行趋势具有周期性,但是每次的重复流行不是简单的花色方面的复制,更多的是技术工艺方面的提升。“只不过我们所看到的产品的简约风格,只是通过表面感受到的类似的风格,实际上产品已经经过技术改良,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回归,更是质的提升。”

大家普遍认为墙砖的应用范围仅局限于厨卫空间,但目前出现的仿壁纸系列瓷片可以说是其应用范围的一种回归。

8090年代初期,墙砖被广泛应用于客厅,或是作为墙裙,贴value="1.2" unitname="m" w:st="on">1.2mvalue="1.3" unitname="m" w:st="on">-1.3m左右的高度,上半部分刷涂料。甚至在广西、湛江部分地区客厅都会贴满墙砖。某种程度上说,除了扩大一定市场份额,更多的是细分市场。目前瓷片面临的竞争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内部各品类间的竞争,另一方面是源于外部其它材料如墙纸、墙布、硅藻泥等对瓷片市场份额的侵蚀,而从整个行业来看并没有很认真的去把某一产品的功能或是应用范围发挥到极致。

李芬表示,一类产品要变换一种方式去刺激消费者的视觉,建材在发展中也要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待,目前消费者注重的,不仅仅是产品的实用性,也注重其表面效果,这就要求经销商不断地变换思路,同时厂家也要在产品的创新上下足工夫。

“‘回归’是市场的一种潮流,与服装一样,流行有一个轮回,但是无论怎么轮回,脱离不了砖体的形状、纹理、吸水率等。”昌庆华说道。

 

个性化与整体家装相得益彰

 

吴海云认为,无论是产品的个性化还是铺贴应用上所表现的个性化,都是市场发展的过程甚至是结果,只有把市场做精做细,才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这应该是陶企未来的发展方向。

瓷片的发展需要个性化,但个性化并不是唯一出路,只是多了一种表现形式。个性化并不是另类,而是符合消费者审美观,符合消费者身份。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未来的消费观念将会以创意消费为主,厂家只有抓取了消费者审美观与消费趋向,才能去做相应的产品,也就是说,企业将来生产的“砖”已成为元素素材,方便消费者采集、搭配,高辉表示。

如昌庆华所言,个性化不仅仅是出路,也是趋势,现在的消费者已经从过去注重瓷砖的功能性转变为趋向于瓷砖的装饰性,追求个性化,融入更多的个人情感于其中。

随着整体家装概念在陶瓷行业火热蔓延开来,瓷片在家居中的应用也讲求和整体家装及软装相呼应。

高辉认为,之前的瓷片应用,在家装过程中只涉及部分空间,目前瓷片应用则发生了颠覆性变化,更加注重整体性。假若以田园风格、法式风格为代表,消费者喜好不同,其选择产品搭配则不同。首先确定中心风格后,再围绕所选风格进行选材,墙砖选什么、地砖选什么、饰品选什么、家居选什么、灯光怎么选,之间如何搭配等。换言之,整体空间的装修会相互呼应,不再是单一的某一方面,而是整体空间的混搭搭配越来越多。

当前,已经有瓷片开始与“木”结合,拉开了不同产品品类间的混搭模式,瓷砖不再局限于地与墙的装饰,而是与其他产品一起成为家装公司的空间素材库。

目前装修风格呈多样化,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即创意无限。瓷砖创意与装修创意完全吻合,瓷砖功能性更加强大,并更加注重美学因素,更多在于瓷砖应用。

如今,可以说瓷砖已实现了数字化生产,即喷墨技术让瓷砖由原始生产方式迈向数字化时代,瓷砖在数字化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表现形式亦将越来越强。无论瓷片怎样发展,形式如何变化,都要注重产品实用性,从而正确引导产品的发展方向。

用昌庆华的话说,所谓的瓷砖时装化,就是将来瓷砖与家居相呼应,打个比方,墙砖好比是上衣,地砖就是裤子和鞋的搭配,整个空间还有很多线条,相当于腰带。

 

是长存?还是消失?

 

瓷片的市场份额虽然被一度挤压,销售低迷,但仍有业内人士说,目前没有任何一款产品能完全替代瓷片,这一产品品类未来仍旧存在。

吴海云为 算了一笔账,假如一个家庭瓷砖的用量按照金额去计算,一户人家要买两万元的砖,瓷片和地砖的占比分别约为30%70%,如果把这个数字放大,其实很可观。“所以瓷片的市场是不会变的,可能只会多不会少,因为大部分消费者不是都能接受微晶石、全抛釉上墙。”

高辉表示,未来瓷片仍以上墙为主,但它的表现形式会发生很大变化,瓷片的研发与创新将围绕消费主流。瓷片素材的取材会升级,瓷片只是实现了一种吸附性很强的载体,但它的面是活的,是会动的。因此瓷片素材的取材会与之前发生颠覆性变化,它的空间应用与创新会再上一个台阶,但仍将围绕整体空间风格发展。

瓷片既具有它的特殊性,也会被地砖上墙取代一部分市场份额,并不代表瓷片上墙功能消失,但是也不能完全乐观。

下一步,无论地砖还是瓷片,最终会随着人们的审美观发展,瓷片的“面”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或将以另一种表现形式存在。

在昌庆华看来,未来各大产品品类将呈现百花齐放的特点,每个品类都有各自发展的衍生,特别是地砖,抛光砖将来可能更多的与抛釉砖互相融合,瓷片也有可能随着各种工艺的进步,最终与其他品类相互融合,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消失,但这不是绝对的。

                                (陶瓷信息 冯若茜)

 

 
  小规格瓷片打造的简约空间风格(天津贝利泰陶瓷有限公司提供)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