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陶瓷行业是一个内卷十分严重的行业。为什么卷,是因为产能极度过剩,同质化严重,企业不得不打价格战。破卷之道,不在低端纠缠,而在高处发力。
01
高端产品
要做难做的产品,别人没有的产品。目前,消费者吐槽最多的瓷砖质量缺陷有R角、水波纹、辊棒印、切割裂、不抗污、不耐磨、不防滑……这些缺陷能不能解决?答案是肯定的。那为什么市场上的瓷砖还普遍存在这类问题呢?是因为市场太卷,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不得不在原料、釉面、烧成等许多环节进行阉割,为了降低成本,牺牲了部分品质。这就让企业又回到了内卷的循环当中去。
如果企业定位高端,将质量等级提高到同行之上,在将产品质量做到最好、做到极致的情况下再考虑成本。这样的产品,刚开始可能很难卖,可一旦得到市场的认可,就会形成良好的口碑。这种由高端产品带来的辐射效应,会让企业在市场拓展中事半功倍,节省下大量的推广费用。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内卷的路上,企业间比拼的是某某企业生产了多少,销售了多少,市占率多少?但是,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平均售价多少?毛利率多少?只有合理的利润,才能留住优秀的员工,才能不断进行技术升级,研发出领先行业的创新产品。
那些在亏损边缘挣扎的企业,整天想的是怎么样维持产销平衡,而为了卖更多的货,就不得不一次次降价,然后从供应商、生产过程、质量标准中抠出自己的微博利润。
02
高端用户
每家企业、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市场定位和目标客户。但落到实处,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舍得放弃不属于自己的客户群体。
现实中,销售人员往往以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客户为目标。几千箱要做,几百箱、甚至几十箱也要做。价格又低到离谱,导致销售、生产、排产人员整天吵不完的架,最后业绩是保住了,可财务出来说话了,许多订单都是亏损的。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市场上大部分消费者都对价格极度敏感,既要价格低,又要质量好,还要服务好。而只有少数客户注重品质胜过价格。企业如果只盯着价格敏感的客户,只能在内卷的道路上拼得伤痕累累,而要想破卷,就要盯着高端客户,多研究他们的需求,比如怎么样选砖、怎么样设计、怎么样搭配,为满足其个性化的空间美学需求提供专业、周到的销售方案。
什么是高端客户?就是能出得起合理价格的客户。他会让厂商保持合理的利润,而不是一分一厘锱铢必究。这样的客户,往往很少跟你讨价还价,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你提供的产品、服务,有没有get到他们的偏好与痛点,能不能满足其高阶的审美需求。因此,有了好的产品还不够,还要想方设法把产品卖给高端客户,比如各地标志性的重点工程、严苛使用条件下的应用场景、高端的私人住宅、别墅等。
如果你的产品能够进入某些国家级重点工程项目,哪怕数量不多,也会形成高举高打的品牌效应,助力企业逐渐跳出价格战的泥潭,一步一步向高端进阶。
在当前极度内卷的市场形势下,开发客户,千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管什么客户、什么订单都接。你会发现,越低端的客户,条件越苛刻,货款越难收。而高端的客户,只要想办法满足其需求即可。
03
高端服务
瓷砖是个半成品,从客户进店询价开始,服务水平的高低就成为决定客户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在内卷中挣扎的销售人员,总是强调自己的价格有多便宜,还有多少的礼包相送。这对于那些价格敏感的消费者而言,自然具有吸引力,但企业要想破卷,高端的服务同样不可或缺。
一家行业公认的高端品牌,过去以高端产品出名,近两年转战“整体交付”,把瓷砖选购、设计、搬运、退补货等一系列后续服务全部打包在内,以为客户交付高标准的整体空间而赢得市场口碑。
这样的服务标准与交付体系,与那些整天热衷于打价格战的厂商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企业凭借高端的产品、高端的服务,获得了市场上最高端的目标客户,从而让企业利润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04
高端价格
陶企对于自己的原创产品、高端产品,要敢于报高价、卖高价,这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肯定与自信。这一点,恰恰是内卷中许多陶企和经销商所欠缺的。
多年的市场竞争,形成了卖不动就降价的惯性思维。而市场的真相却是,价格越低越难卖。相反,放眼全球,你会发现欧美等发达国家,凡是领先的高端产品,价格总是遥遥领先,而国内再好的产品、再重大的技术突破,都习惯于卖白菜价,最终使企业在价格战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直至亏损。
从高处着手,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种破卷的思维。只有步步向上,持续进阶,才能远离内卷的漩涡。
关注陶瓷信息网
12-27
10-09
10-09
10-09
10-09
10-09
10-09
10-09
10-09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