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陶瓷行业洗牌,表面洗陶瓷厂,实则洗“人”

陶瓷信息网2025-10-09 09:40:51

v

wps10.png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历经四十余载砥砺奋进,完成了一场波澜壮阔的跨越与蜕变,不仅在生产规模上雄踞全球总量的半壁江山,更以卓越的实力实现了从追赶者到全球诸多市场主导者的历史性转变。尤为瞩目的是,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已在技术装备、产品质量、制造实力等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这样的发展成就,在国内诸多制造业中并不多见。

然而,近些年来,一场深刻而必然的洗牌浪潮正席卷陶瓷行业。环保压力陡增、成本持续上涨、市场需求剧变、竞争白热化……平均每年有约50家陶瓷工厂、100多条生产线被淘汰。

wps11.png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陶瓷厂的关停、淘汰、转型,是一个个陶瓷品牌的黯然离场,产能的此消彼长。但拨开这些表象的迷雾,不难发现,这场看似针对工厂、品牌的淘汰赛,其核心与本质,是一场对行业的清洗与换血。这场洗牌,洗的是躺平的心态,洗的是落后的经营观念,洗的是陈旧的知识体系,洗的是僵化的组织模式……

最终下来的,必然是那些百折不挠、主动破局的奋进者,是跳出守成思维、具有前瞻视野、拥抱未来趋势的经营者,是摆脱知识固化、始终保持学习敏锐度的求知者,是打破传统壁垒、能够灵活适配市场变化的变革者!

wps12.jpg 

陶瓷企业实力的悬殊,背后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表面洗的是陶瓷厂,实则洗的是人的观念、人的能力。最终,能够在这场洗礼中存活并胜出的,不一定是那些拥有最庞大厂房或最先进生产线的企业,但一定是那些拥有最前沿的思维、最优秀的人才团队和最健康组织生态的企业。

最近几年,陶瓷企业的淘汰退出主要来自环保新规、成本竞争与市场巨变三个层面。

在环保政策层面,表面上是洗掉了落后的产能,实则洗掉的是企业主先污染后治理的陈旧发展观和侥幸心理。那些至今仍认为环保是负担的经营者,正是被淘汰的首要对象。

在成本竞争维度,价格战成为常态,企业生存维艰,表面上是洗掉了一批成本控制能力弱、盈利能力差的企业,实则洗掉的是粗放式管理模式。它考验的是企业家是否具备精细化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在市场巨变时代,传统陶瓷企业依赖的大货思维和单一的经销商渠道模式遭遇挑战。表面上是洗掉了一批产品设计老旧、渠道结构单一的企业,实则洗掉的是企业主以产定销的惯性思维。

在陶瓷行业当下剧烈的洗牌进程中,设备、厂房、产能这些硬实力固然重要,但决定生死存亡的,却是背后影响这一切的的软实力。行业的升级,归根结底是人的升级。

wps13.jpg 

陶瓷行业的洗牌,从来不是机器淘汰机器,而是人淘汰人。概括而言,未来陶瓷行业的洗牌,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01

洗去草莽英雄

迎来专业军团

陶瓷行业的早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批敢闯敢干的草莽英雄。他们凭借胆识、魄力和人情关系,在市场需求爆发的时代抓住了机遇。然而,当行业进入存量竞争和高质量发展阶段,仅凭经验和勇气已远远不够。

这场洗牌,正在洗去那些知识结构老化、拒绝学习、习惯于拍脑袋决策的老板。取而代之的,是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熟悉资本市场运作、拥有全球视野的职业经理人和管理团队。企业之间的竞争,从老板个人的单打独斗,升级为整个组织系统能力的较量。

02

洗去经验老师傅

呼唤新工匠

陶瓷生产素来重视老师傅的经验,然而过度依赖个人经验会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规模化复制。现代陶瓷工业正在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深度融合。

这场洗牌,正在洗去那些固守经验、排斥数字化工具的传统工匠。行业迫切需要的是既懂陶瓷工艺,又掌握数据分析、能操作智能设备、能进行流程优化的新工匠他们能够将老师的经验转化为可量化、可控制、可优化的参数,实现生产的标准化和智能化。

wps14.png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03

洗去传统业务员

亟需专业营销师

在过去渠道为王的时代,陶瓷销售人员的主要任务是维护经销商关系、催款、压货。但在信息透明的今天,消费者购买决策路径变得极其复杂。

这场洗牌,正在洗去那些只会搞客情关系、对品牌和用户一无所知的传统营销人员。企业需要的是能够深刻理解用户需求、擅长内容创作、精通社交媒体运营、能够构建品牌故事和价值观的品牌构建师他们不再仅仅是卖砖,而是在销售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美学理念、一种情感连接。

04

洗去单一型员工

培育复合型人才

传统的陶瓷厂岗位划分明确,各司其职。但未来的企业组织将更加扁平化和敏捷化,需要员工具备跨界的知识和能力。例如,产品研发人员需要了解市场趋势和用户痛点;生产人员需要具备基本的质量管理和数据分析能力;销售人员需要懂一些产品设计和空间应用知识。

这场洗牌,促使企业必须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培训投入,积极引进跨领域人才,构建一个能够协同作战、快速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团队。

wps15.jpg 

陶瓷行业的这场深度洗牌,虽然冰冷无情,但却是陶瓷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要过程。它残酷地告诉我们,旧的模式已然失效,新的规则正在建立。在这场变革中,厂房、设备、土地这些有形资产会折旧,唯有这一核心要素,是唯一可以持续增值的资产。

以意大利、西班牙陶瓷产业发展为例,它们保持稳定产能规模,走特色化、国际化之路,本质是经营理念与人才素质的领先。中国陶瓷行业的未来,同样取决于的升级——决策者需兼具政策洞察力与长期主义视野,管理层要掌握数字化工具与精益思维,执行层应成为技术复合型人才,渠道商需转型为价值服务商。

洗牌是痛苦的,但也是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对于陶瓷企业而言,唯有主动拥抱的变革,才能在这场大浪淘沙中涅槃重生。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