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无关
长期以来,在终端销售过程中,普通消费者往往会被终端导购灌输一些诸如白坯、厚砖、亮光、佛山砖、大规格等绝对“好瓷砖”的概念,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纷繁复杂的品牌、花色、规格和品类,绝大多数的消费者都是一脸惘然,不知道如何选择。 笔者梳理了目前瓷砖消费市场存在的几大误区—— 误 区 01 佛山砖 绝大多数消费者走进一家终端瓷砖销售店,首先关心的就是这些产品“是不是佛山产的?”佛山陶瓷闻名遐迩,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根深蒂因的印象:只要是佛山产的,品质就有保障。 但我要告诉你的是,市场上绝大部分所谓的“佛山陶瓷”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佛山陶瓷”。一则,佛山没有那么大的产能,从2007年开始,佛山陶瓷经过多年的产业整治提升,工厂数量已从高峰期的近400家下降到目前的36家,据2022年“陶业长征”统计,佛山陶瓷企业拥有的生产线只有179条,不足全国总产能的十分之一。 二则,消费者喜欢“佛山陶瓷”,全国各产区的陶企、经销商通过贴牌、在佛山注册壳公司等各种手段,将自己的产品披上“佛山陶瓷”的外衣,导致终端市场上到处都是“佛山陶瓷”。 与此同时,行业一线品牌大多在全国各地拥有多个生产基地,包括佛山、广东以外的江西、广西、湖南、重庆等地。评判一片瓷砖质量优劣的真正标准是企业采用的生产工艺、装备技术和其执行的品控标准,而不仅仅是产地。消费者为什么要选择大品牌,因为大品牌通常其内控标准远高于同行,而一些小品牌、三四线品牌则采用最低的国家标准,质量自然无法与大品牌相媲美。 图文无关
误 区 02 规格越大越好 最近几年,瓷砖规格不断“向大看齐”,许多终端导购员说:“大砖铺起来显大气,所以现在选择的人越来越多。”大砖铺出大气效果,不可置否。但也有消费者反映,将大砖镶嵌到家里后,始终感觉有点别扭,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空间大小。 究竟选择多大规格的产品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呢?要判断瓷砖使用的空间,是用在厨房、卫生间还是客厅。确定了这个最基础的条件后再进行选择,尤其是用于客厅的瓷砖,要先确定是购买何种规格尺寸的。房间面积越大,砖的规格可选择越大的。 使用大块地砖不仅可以减少地面上的缝隙,而且美观耐用,从总体上看也很经济实惠。但在厨卫空间,净面积比较小,为了避免浪费和保持空间的协调性,应当选择规格小的瓷砖,这样铺贴的浪费很少,避免了大规格瓷砖切割等施工带来的诸多不便。
误 区 03 砖坯越厚越好 “瓷砖坯体越厚越好”,这是一个常见的认识误区,瓷砖的质量与厚薄没有直接的关系,瓷砖品质的好坏,最终决定的是瓷砖的密度、尺寸误差、平整度等指标。一般民用瓷砖只要达到基本的使用厚度即可,没有必要做的非常厚,除非有特殊的要求,如厂房工业用砖以及广场用砖等。 然而现实却是,在终端流行着“瓷砖减薄就是偷工减料”的说法。事实上,瓷砖减薄对瓷砖耐磨、防滑、吸污等大部分物理性能毫无影响,对消费者的空间装饰效果也毫无影响。 同时,瓷砖减薄对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据行业协会测算,瓷砖减薄2毫米,其生产的综合成本就可减少10%,每平方米瓷砖可节约成本1.8元,并可相应地节省煤炭消耗量和原料消耗量,减少相当数量的碳排放量。 误 区 04 通体砖就是好瓷砖 许多消费者认为通体砖就是好瓷砖,这纯粹是商家洗脑、忽悠的结果。如果是加工餐桌、台面的岩板,那你一定要选择通体的,而且要真通体的。但对于铺地、贴墙的瓷砖来说,通体不但毫无意义,而且徒增成本。因为厂家做通体砖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岩板侧面加工、磨边后显示出与表面相一致的纹理,这对于普通瓷砖来说,几乎一点用处也没有。 因此,消费者如果不选购岩板而是普通的瓷砖,千万别再盲目迷信通体与否了,而应把精力放在瓷砖最核心的吸水率、硬度、强度、摩擦系数等关键指标上。
误 区 05 “贴牌砖”产品不行 瓷砖行业的经销商一直以来对陶瓷企业的产品种类、花色数量、规格、货源等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些要求的满足需要陶瓷企业拥有稳定的生产线。 过去,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以OEM获得产品的企业很多时候并没有能力完全满足自己客户的产品需求,不管是产品品质控制、产品转产、货源等都无法得到完全的保证。这让终端经销商在条件同等的前提下,往往会将OEM品牌拒之门外,这也使得在终端消费者心目中,OEM品牌低人一等。 随着产业的发展,国内瓷砖巨头纷纷转变了发展模式,不再以追求生产线大而全的模式寻求新的突破,目前大量的瓷砖一线品牌停止了扩线步伐,在一些非核心产品的生产上,选择与其他厂家进行合作,自己掌握这些产品的研发、设计与销售,而产品的生产则通过OEM方式获得。 随着行业产能的进一步过剩、产品供应与设备的不断成熟,对中小企业来说,以OEM的形式获得产品,已经不会或很难出现产品品质、货源不稳定的情况,而品牌自己则将产品研发、设计、品牌推广、渠道建设、终端服务等环节做好,依然能够获得经销商与市场的认可。 图文无关
误 区 06 品牌砖是智商税 同一规格、同一品类、同一花色,品牌厂商的售价往往比非品牌商家高出很多,有时甚至高一两倍。消费者不理解,为什么看上去差不多的两款瓷砖,价格会相差很多? 事实上,真相就藏在这“差不多”中。一片好的瓷砖,除了表面,包括釉面、色彩、纹理、质感、亮度等肉眼可见的外观因素外,还包括坯体强度、硬度、吸水率、釉面防污、防滑等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内在指标。而往往是这些看不到的指标才决定着一片瓷砖真正的质量和品质,且必须在使用过程中才能体验得到。 比如一款高品质的瓷砖,使用多年后,釉面还是光亮如新,极少有吸污和划伤等现象;而另一款看上去同样光彩夺目的瓷砖,使用一两年后就出现吸污、脱釉、龟裂、空鼓等各种质量问题,到那时才发现被低质低价的厂商坑了,但却悔之晚矣。作为一种复购率极低的装饰材料,瓷砖的更换成本非常高,因此,选购瓷砖还是要选择那些市场口碑好的大品牌。高价格不一定是高品质,但低价格一定不会是高品质。
关注陶瓷信息网
01-08
09-12
09-12
09-11
09-11
09-11
09-11
09-10
09-09
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