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GB/T 45817-2025《消费品质量分级 陶瓷砖》国家标准发布,中国建陶行业迈入质量分级新时代。该标准将陶瓷砖划分为三级,最高级 5A 设定远超传统标准的苛刻要求,目前行业能通过此级检测的企业凤毛麟角。
在这一行业变革的关键时刻,蒙娜丽莎作为首批通过5A级检测的企业,其成功实践不仅体现了企业对质量的执着追求,更展现了中国制造企业通过深耕细分市场和持续创新突破行业困局的智慧与决心。值得关注的是,蒙娜丽莎首批送检产品中,氨氢零碳燃烧陶瓷薄板成功通过室内用陶瓷墙砖类别的5A级检测——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蒙娜丽莎已具备“5A”质量等级的产品开发与制造技术水平,更实现了零碳燃烧生产技术与高端陶瓷产品的融合革新,集中体现高标准质量管理体系下,蒙娜丽莎在绿色产品开发、新能源应用与陶瓷薄板智能化生产领域的综合实力。
蒙娜丽莎的质量管理之路,与德国工业4.0的质量理念有着深刻的共鸣。德国制造之所以享誉全球,核心在于将标准制定、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融入企业基因的质量文化。同样,蒙娜丽莎通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将国际先进质量理念、模式与中国建陶行业实际相结合,将专注与创新融入企业内核,在建筑陶瓷领域形成了独特竞争优势。

标准破局:
从规则接受者到标准制定者,
用“真严”筑牢品质根基
中国建陶行业曾长期面临标准体系碎片化的困境。不同产品品类执行不同标准,质量评价体系不统一,导致市场竞争无序,消费者选择困难。蒙娜丽莎很早就意识标准对质量管理的核心价值,更洞悉标准话语权缺失对行业长远发展的制约。
2007年,蒙娜丽莎研制出中国第一块陶瓷薄板(900×1800×5.5mm),开创了建筑陶瓷薄型化先河。集团更以此为起点,建成国内首条干压成型陶瓷薄板生产线,这一突破性产品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更直接推动了《陶瓷板》国家标准(GB/T23266-2009)及该品类国际标准的制定;后续进一步研发更大规格陶瓷薄板、3mm厚高强韧陶瓷岩板等高精尖产品,持续推动我国大板、薄板领域的技术革新、质量提升与市场规范。
依托持续技术创新,蒙娜丽莎在陶瓷薄型化、功能化等领域累计获得300多项发明专利,并成功将这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国家标准和行业、团体标准。截至2025年9月,集团已主(参)编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94项,从技术突破到标准输出的路径愈发成熟。比如,由集团董事张旗康主导的陶瓷砖国际标准“ISO/NP10545-21 瓷砖断裂韧性的测定”,正是中国建陶与国际接轨的生动体现。
在GB/T45817-2025标准制定过程中,蒙娜丽莎不仅提供了质量管理经验,更将实践数据与行业共享。例如,蒙娜丽莎长达7年使用水刀机进行可加工性检测的总结方法、5年的辊棒印检测数据,这些扎实的积累为新标准的科学性提供关键支撑。
质量管控层面,蒙娜丽莎建立了1000多项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体系,涵盖原料采购、生产、成品出厂全流程及企业运营、人才管理等各维度。该体系已在蒙娜丽莎运行二十余年,成为质量管控的坚实基石。其原料采购标准对各类原材料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指标作出细致规定,从源头上保障产品质量。
在生产过程标准方面,针对压制、烧成、抛光等不同生产环节,制定了精确的操作规范和质量要求,确保每个生产步骤都能稳定产出高质量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各个关键节点,蒙娜丽莎更是设立了严格的抽检标准,涵盖外观尺寸、平整度等常规指标,也针对产品的耐磨性、防滑性、抗污性等性能进行严格检测,只有完全达标的产品才能进入市场。
此外,蒙娜丽莎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将这1000多项内控标准嵌入到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及时发现修正生产过程中的偏差,并迅速调整,确保产品质量始终稳定。这种将内控标准与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的做法,让蒙娜丽莎在质量管控方面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以陶瓷岩板为例,新标准明确5A产品需通过“内角20°复杂图案切割”测试(类似十二角星尖角的精细加工),切割后不得出现开裂、崩角。蒙娜丽莎陶瓷岩板早已导入水刀切割检测方法,不仅能精准完成这类异形切割,更能保证边缘平整无缺陷,完美满足5A可加工性标准。这一成果得益于蒙娜丽莎在生产过程中对每个环节的严格把控,从原料的精选,确保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符合高标准,到生产过程中对温度、压力等参数的精准调节,再到成品出厂前的多道严格检测,支撑起产品的高质量。
“国家标准从不是天花板,而是企业自我超越的起跑线。”GB/T45817-2025 标准的实施,不仅标志着行业进入质量分级时代,更揭示了中国制造从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型的深层逻辑。蒙娜丽莎率先通过5A检测,尤其是氨氢零碳燃烧陶瓷薄板顺利通过检测,既体现其将标准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身手中的远见,更印证创新、绿色、智能的先进生产力,正为蒙娜丽莎产品质量提升、转型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数智融合:
工业4.0赋能下的质量革命,
让“智能”落地到每片瓷砖
工业4.0浪潮席卷全球,蒙娜丽莎敏锐捕捉到数字化与智能化对质量管理的革命性影响,以智能制造数字中心为核心枢纽,搭建贯穿全流程的数字化质控体系。作为行业较早布局智能制造的企业,该中心集成了大数据分析、物联网传感与人工智能算法等前沿技术,通过对生产数据的实时捕捉与分析,实现了从原料配比到烧成工艺的全程透明化管控。在这一体系下,每一块陶瓷产品的生产过程都被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流,使质量管理从传统的“事后补救”转变为“全程可控”的预防性模式。

在此基础上,AI智能设备的深度应用进一步夯实了质量稳定性。AI自动储坯机通过视觉定位实现坯体零磕碰运转,全自动打包线确保标准化码放,不仅显著减少了人为操作引发的质量波动,更大幅降低了包装环节的破损率。在质检环节,蒙娜丽莎自主研发的AI表面缺陷检测系统凭借高精度图像识别技术,可对表面缺陷、尺寸偏差等实现毫秒级判定,检测精度较人工提升数倍,并能实现每片瓷砖检测仅需0.5s,24小时不间断工作,有效杜绝漏检问题。
更具硬核实力的是蒙娜丽莎打造的CNAS国家认证实验室。该实验室配备了国际先进的检测设备,采用比行业标准更严格的检测方法,通过引入多种污染剂和化学试剂模拟极端使用环境,可快速识别生产线的质量波动并及时进行调整优化。除成品检测外,实验室更聚焦原料质控,通过精准分析原料物化性能,为蒙娜丽莎集团研发部门提供数据支撑,指导产品配方优化与工艺改进。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智能设备与检测系统并非孤立运作,而是通过数据互通与数字中心深度联动,形成从原料入厂到成品包装的闭环质量控制。更深层的价值在于,这一数智化体系突破了单一生产环节局限,延伸至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例如,针对消费者关注的防滑、耐磨需求,系统智能调整窑炉温度与原料配比,实现产品质量与用户体验的双重提升。
“智能化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质量管理范式的根本变革。”通过将智能设备应用与数字化平台深度融合,蒙娜丽莎构筑起企业质量与效率双优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使产品缺陷率显著降低,部分产品更是达到5A级的品质标准,为传统制造业转型提供了生动范本。
质量哲学:
构建系统化的管理体系,
让“三美”藏在细节里
质量管理不是孤立的技术活动,而是需要系统化思维和全员参与的复杂工程。蒙娜丽莎一直以来尤其注重先进质量管理模式的引入和企业质量管理模式的构建。早在20世纪90年代,蒙娜丽莎便前瞻性地在行业内率先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从战略层面确保质量工作的独立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陆续导入了6S现场管理、精益生产、卓越绩效管理等国际先进模式,不断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升级。
蒙娜丽莎的创新之处,在于并未简单引入国际先进模式,而是基于建筑陶瓷行业特性,进行了深度消化与融合创新。历经近二十年的实践探索,蒙娜丽莎于2015年正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美”质量管理模式。该模式将陶瓷与艺术、绿色、智能三大元素深度融合:艺术化方面,与顶级设计机构合作提升产品美学价值;绿色化方面,通过研发陶瓷薄板、推广零碳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智能化方面,建设智能制造数字中心实现生产精准管控。正如集团董事张旗康所言:“过去建筑陶瓷生产被定义为‘三高’:高资源消耗、高能源消耗、高排放。要通过打造‘三高’:高品质、高品位、高价值来实现转变,‘三美模式’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有效路径。”
得益于先进管理模式的系统导入和“三美”模式的成功实践,蒙娜丽莎实现了显著的品质提升和产业引领效应,其产品在各级质量抽检中连续多年保持100%的合格率。凭借在质量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领域的重大创新成就,蒙娜丽莎荣获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更关键的是,蒙娜丽莎将“三美”模式在四大生产基地全面落地,各生产基地遵循统一的质量标准与管理模式开展生产,实现不同区域的产品质量高度一致,有效破解了行业内因地域差异长期存在的质量参差不齐难题。这种跨区域的质量管控能力,既体现了蒙娜丽莎系统化质量管理体系的成熟,也为行业树立了统一质量标准的标杆。
在“三美”模式的持续推动下,蒙娜丽莎的质量管理已从单一的产品质量管控,延伸至涵盖研发创新、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全价值链的质量管理。例如,在研发环节,通过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机制,将市场需求精准转化为产品特性;在营销环节,实施质量追溯系统,为每块瓷砖建立“身份证”管理,让消费者可查询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在服务环节,推出“微笑服务”标准,将质量理念延伸至客户体验层面。这种全价值链的质量管理,助力蒙娜丽莎在行业内率先完成从“制造”到“质造”的转型。

更深层来看,通过构建系统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蒙娜丽莎培育出独特的质量文化。这种文化不仅体现在制度层面,更深深植根于企业的价值观和员工日常行为中。蒙娜丽莎集团创始董事长萧华曾深刻指出:“创新是蒙娜丽莎的企业性格,质量是蒙娜丽莎的生命线。”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质量意识贯穿蒙娜丽莎运营的每一个环节。从高层管理者到一线员工,都牢固树立了“质量第一”的思想,将质量管控视为自己的本职工作。
技术创新:
驱动质量持续提升,
把“5A”做到消费者心坎里
质量管理的核心在于持续的技术创新。蒙娜丽莎每年将不低于营业收入3%的资金投入研发,构建了完善的创新体系。集团建立的十二大科研平台和蒙娜丽莎研究院,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的完整创新链条,不断推动技术升级和品质提升。
在蒙娜丽莎,标准并非遵循的重点,而是持续突破的起点。蒙娜丽莎以消费痛点为导向,针对陶瓷板(砖)的耐磨性、抗污性、止滑性等核心性能展开攻关。例如,蒙娜丽莎原生经典系列创新采用微型异形颗粒止滑剂与半浸润基础釉工艺,在保持砖面细腻触感的同时,使干湿环境下的静摩擦系数均提升至0.85以上。而蒙娜丽莎原生印象系列超耐磨釉面陶瓷大板通过特殊高温釉料配方反复调试,耐磨度不仅稳定达到4级,更能承受12000转摩擦测试,相当于将新标准中的5A级耐磨性能放大5倍以上。
随着GB/T 45817-2025《消费品质量分级 陶瓷砖》新国标的实施,5A级标准对陶瓷砖的尺寸精度、防滑系数、耐污染性、耐磨性等核心指标设定了前所未有的苛刻要求。蒙娜丽莎作为行业领军企业,虽然已通过首批5A检测,但面对新标准下持续提升的质量门槛,产品在对标5A时仍存在进步空间。面对新标准的即将实施,蒙娜丽莎已进入新一轮产品迭代、生产技术升级和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的“自我革命”,迅速组建跨部门技术攻关团队,将实验室研发与生产线实践紧密结合,聚焦于5A级产品矩阵的战略布局,通过持续提升产品各方面性能以更好地满足新国标要求,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绿色环保的多元化需求。
质量分级时代的到来,对中国建陶行业既是挑战更是重要机遇。蒙娜丽莎凭借其超前的质量意识和扎实的实践基础,使其能够快速适应新的标准要求,在行业变革中抢占先机。
不难看出,这条以标准制定为基础、以数智融合强化管控、以系统化管理构建体系、以持续技术创新驱动质量提升的发展路径,为建陶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清晰方向。在此背景下,企业需跳出简单达标的思维,构建面向未来的质量战略,摆脱过去依赖价格竞争的格局,逐步迈向以品质与创新为核心的质量与价值竞争,从而在全球化市场中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注陶瓷信息网
第十四届陶瓷人大会暨2024陶瓷品牌大会成功举办
12-27
玉润东方 媒美与共|2025 欧神诺中国玉秋季新品媒体品鉴会圆满落幕!
11-01
树智造标杆 为美好生活聚力|热烈祝贺白兔瓷砖28号窑炉绿色智能生产线顺利点火!
11-01
质量分级时代,蒙娜丽莎如何走出中国建陶的卓越之路
11-01
绿岛广场D1中心:以思享荟为媒,以生态圈为基,赋能企业成长
11-01
共探机遇丨Goodwill集团与莫桑比克商务部代表团到访道氏技术
11-01
【自然石空·2025新品上市】金朝阳岩板 | 超感柔石系列900x1800mm 超细干粒微抛 拉满空间高级美感
10-31
新品发布 | 梦之家瓷砖《未来家系列》下期
10-31
新品发布 | 梦之家瓷砖《未来家系列》上期
10-31
科技淬炼时光:揭秘英伦「时光印记」亮光胶水干粒背后的价值密码!
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