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科达全球化|赞比亚陶瓷厂K3线投产背后的“本土”力量

陶瓷信息网2023-08-10 10:09:49


在距离赞比亚首都及第一大城市卢萨卡(Lusaka)15公里远的MFEZ工业园上,2021年投产的科达(赞比亚)陶瓷厂(以下简称为“赞陶厂”)近日产能再度扩容,生产全抛釉的K3线成功投产,日产量突破5.5万㎡。K3线的投产,也使得赞陶厂继续巩固本地最大建陶厂的行业地位,同时也使得员工数量突破1200人,其中,非方本土员工超过1100人,中方管理人员不足本土员工的十分之一,“本土化”程度越发深化。


图片


在K3线建设过程中,中非两国人员通力合作、分秒必争,最终在5月底实现项目投产的目标,在赞比亚大地再一次见证“科达速度”。K3线的建设期间,由于临时雇佣了200人左右的当地施工工人,因此特意从原来生产线上抽调出经验丰富且机灵醒目的三名本地人Gideon Soko、Ezron Mhango、Rapheal Ngom作为组长,管理这200号临时雇佣的本地工人。“用本地人管理本地人”的策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加上赞陶厂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本地施工工人在项目建设期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项目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用本地的小组长管理这批本地的施工工人,他们言语相同,文化一样,沟通起来事半功倍,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赞陶厂厂长王刚表示。


QQ图片20230810101416_副本.jpg

新投产的K3线


科达成立30周年“海外风云人物”获奖者之一的赞陶厂压机车间主任罗成,在保证K1、K2线压机稳定运行的同时,还积极参与K3线压机的安装调试。凭借他对压机安装调试及“疑难杂症”解决的丰富经验,在K3线的建设期间,他带领本土团队,现场解决了压机安装调试时出现的多个状况。经过这些年的磨合,他与本土团队的合作愈发默契。


图片

赞比亚陶瓷厂压机车间主任罗成


K3线施工期间的3-5月,前面两个月恰逢是赞比亚的雨季,厂房的顶棚部分没完工,施工团队在此期间要经常克服瓢泼大雨的考验,必须将人员、物料、场地、时间等因素精准考量,不影响施工的进度。


图片

赞比亚雨季期间赶施工进度


雨季之外,太阳暴晒及风沙也给产线建设带来了重大的挑战,“当时由于顶棚没完全盖好,风沙极大,有时候甚至可以用漫天黄土来形容,收工回家一身都是黄泥。”负责窑炉安装施工的佛山科达机电安装工程师谭卫平如是说。在谭卫平40多人的中方窑炉、干燥器施工团队中,也有人曾经参与赞陶厂K1、K2线的建设,这次故地重游,他们也感慨赞陶厂的变化,生产管理更高效,“本土化”优势越来越突显,不少岗位的基层管理者都起用了本地人。


图片

施工建设中的非洲焊接工人


当下,科达“全球化”的步伐越迈越稳健,同时也在不断深化“本土化”的融入。在非洲大地,在取得市场巨大成功的同时,非洲各国的建材项目都坚持立足于本地资源、立足于本土市场、立足于本土人力资源、立足于本地法律法规、立足于履行当地社会责任,最终助力非洲本土城镇化的建设。


图片

中非施工团队合影


图片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