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陶瓷信息》联合主办的“2024陶业长征——陶瓷砖(瓦)产能调查”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底,新疆共有建筑陶瓷生产企业12家,建筑陶瓷砖生产线23条,日总产能48.2万平方

陶瓷信息网2025-03-15 10:20:32
图片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开年后一两月,陶瓷企业进入大规模复工复产时期,亦是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易发高发期。近期,又有陶瓷工厂发生生产事故并造成人员伤亡,给陶瓷行业的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

据公开消息,广东一陶瓷厂发生一起物体打击事故,造成1人死亡。

虽然没有看到上述事故的具体原因及过程,但值得注意的是,“物体打击事故”通常是指由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在陶瓷行业生产过程中较为常见,是陶瓷行业常见的几大事故之一。例如,搬运工人被倾倒的瓷砖砸伤身亡,生产工人被机械设备砸中身亡等。

陶瓷作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长长的流水线上,所用的设备、种类非常多,作业环境异常复杂,稍有不慎,极易引发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特别是近段时间,全国陶瓷厂掀起大规模节后复工复产的热潮,亦是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易发的高发时期。主要表现在:

一、假期综合征。春节长假刚刚过去,许多员工自由散漫的心还没有收回来,主要体现在疲惫、情绪不稳定,思想不集中,易患上“假期综合征”,易导致违章操作,如不及时加以警示和引导,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二、现场安全隐患。春节长假期间,企业机器设备长时间停止运行,现场的一些防护设施、机械设备、电线电路等停用时间较长,易受风雨、潮湿气候的锈蚀或受老鼠的咬蚀等,可能会出现设备松动等情况,易影响其安全性能,如不进行检查、维修、加固,就会成为隐患,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三、超强度抢生产。春节长假可能会导致部分企业订单积压,为了赶进度、抢生产,或者为抢抓开门红,个别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违法生产,极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因此,每年开年后,各级相关政府部门密集赴往企业开展复工复产安全检查,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岗位责任等,成为开年复工复产的重中之重。


陶瓷厂安全生产事故

高处坠落最易发、高发

陶Sir注意到,最近几年各大陶瓷产区均在狠抓陶瓷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总体而言,陶瓷工厂的安全生产事故有所减少,但依旧时有发生。

据各地应急管理局发布的公开信息,近些年来,建筑陶瓷行业几乎每年都会发生10多起安全生产事故,遍布广东、江西、云南、福建、湖南、辽宁等大中型陶瓷产区。常见的事故原因包括:机械伤害(设备操作不当)、高处坠亡(对工厂顶棚进行修缮)、物体打击、坍塌事故(厂房坍塌、脚架意外倒塌)、触电、火灾等。

2024年全国建筑陶瓷相关生产事故统计(部分)

省份

数量

事故原因

广东
7起
机械伤害1起、高处坠落3起、坍塌/倒塌事故2起、被瓷砖碎片割伤颈部1起
江西
1起
高处坠落
辽宁
2起
高处坠落、机械伤害各1起
云南
1起
瓷砖倒塌伤害
浙江
1起
被倾倒的瓷砖压住头部
注:本表格根据各地应急管理局公开信息整理,为不完全统计,或有遗漏。

梳理过去一年与建筑陶瓷相关的生产事故,可以发现,高处坠落事故最为突出,共有5起。其中大多是维修工人在维修厂棚时,从高处坠落,致人员死亡。案例包括:

2024年3月13日,沈阳某陶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厂房顶棚维修,工程承包方1名维修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将顶棚透光瓦踩破坠落地面死亡。

2024年5月8日,一建筑工程公司作业人员在江西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某企业生产车间顶棚进行屋面板拆换工程作业,期间擅自解开安全绳系在钢梁的一端,不小心失去重心从施工屋面坠落。

2024 年 5 月 23 日,佛山三水区一家陶瓷原料公司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1 人死亡。

2024年5月9日,一名工人在广东清远市某陶瓷厂车间棚顶开展补漏作业时,不慎从棚顶坠落至地面受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024 年 6 月 23 日 ,广东肇庆广宁县某陶瓷厂一正在进行棚顶修缮施工的工人,在作业过程中发生高处坠落事故,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 190 万。

梳理这些高处坠落的事故,发生原因包括:厂棚未经正规设计,整体刚性较差;施工过程中未按照正规流程施工,施工人员未经专业施工培训,并且安全意识淡薄,未做好佩戴安全帽、系安全绳等安全防范措施;而陶瓷厂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未督促维修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其次,在瓷砖搬运过程中,被倒塌的瓷砖压伤或被瓷砖碎片割伤的事故亦发生多起,值得陶瓷企业及经销商警醒。


安全生产不容疏忽

许多的生产事故本可避免

事实上,从诸多安全生产事故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分析,几乎所有事故均可以避免,归根结底是,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不完善,安全意识不强烈,安全生产措施执行不到位。

许多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安全防护上因陋就简,缺乏足够的安全保障,或者因设备陈旧,防护简单,导致作业现场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员工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譬如,坠落事故现场,事发企业现场安全防护不到位,未在有人员坠落风险的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开年复工复产政府、企业都在强调安全生产,但也有企业虽然制定了复工复产方案,但不够全面,过于简单;复工复产前未组织开展全覆盖的安全隐患排查,排查存在盲区和死角,诸多安全隐患未得到及时发现;此外,复产之初,由于员工人数不足,顶岗现象比较突出,未及时对轮岗、调岗、顶岗人员组织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如此种种,极易引发生产事故的发生。

安全管理中有一个著名的“海恩法则”,即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要减少安全事故,首先要做好安全防护,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比如,从升级生产装备和安全防护开始,淘汰那些低端的、操作风险大的生产设备,比如那些经常“吃人”的机器,高标准、严要求建立健全防护设施,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作业环境。

其次,要用铁一样的制度织密安全防护网。安全管理,容不得半点侥幸,一定要用铁一样的制度,从上到下覆盖全员、全过程的生产作业,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

再次,对新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要做到位。陶瓷厂的员工流动性较大,而发生安全事故的多为年轻人和新员工。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更换工作频繁,对作业环境不像老员工熟悉,再加上年轻人胆大、好动,往往成为事故高发群体。


关注陶瓷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