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7-82532110

当800×800mm通体砖跌破10元/片……

陶瓷信息网2024-05-16 09:36:02
图片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刚刚进入5月中旬,西南地区就有陶瓷厂的降价促销通知函流出:800*800(优等)通体价格9.9/片,惊掉一众陶瓷人的下巴,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价格如此“美丽”的瓷砖,以往只会出现在抖音等虚拟网络上——要么是等外品,要么是厂商处理的尾货,或者是博主引流的噱头。但这次实实在在地出现在了陶瓷企业的书面通知上,而且注明是优等品。

图片

祭出如此低价的陶瓷企业还不止一家。西南另一家陶瓷厂给出了更为劲爆的“超低价”:自5月12日起,800×800mm全抛釉砖9.5元/片,活动为期20天。

而在北方陶瓷产区,此前就有陶瓷厂800×800mm规格抛釉砖出厂价跌破了10元/片。

未来的陶瓷行业会不会出现更低的“超低价”?会不会有更多的陶瓷企业800×800mm规格跌破10元/片?近年来,瓷砖的价格底线屡屡被刷新,更低的价格、更底的下限随着行业的内卷升级大概率可能还会出现。

当然,800×800mm通体砖跌破10元/片,这只是部分陶瓷产区的个例或活动促销价,毕竟瓷砖的硬性生产成本摆在那。圈内人都知道,一片质量可靠800×800mm瓷砖,在许多产区光成本底线就不止10元/片。

不过,当陶瓷行业开始出现9块多的800×800mm瓷砖,这绝对是一个值得警醒的信号,不仅再次验证了“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这个颠仆不变的道理,也警示着绝大多数陶瓷厂家“深陷价格战,一味随波逐流,路真的只会越走越窄”——当同行持续不断地降价格、降成本、降品质,你一定会因为疲于应付而伤筋动骨。

另一方面,今年来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呼吁厂家创工艺、提品质、保价格;也有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另辟蹊径”,做不成“卷王”,就做“差异王”,提炼产品特有的卖点,规避持续不断的价格内耗。

图片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800mm通体砖9块多一片

厂家是如何生产的?还有利润吗?

9块多一片的800mm抛釉砖,面对这样的超低价,不少同行惊呼:“价格如此之低,厂家是怎么做出来的?这样的瓷砖,质量怎样?厂家还有利润空间吗?

有四川陶瓷厂老板表示:“800×800mm通体大理石瓷砖,9块多钱一片,在我们工厂,连生产成本都不够。”

一片瓷砖的成本底线到底是多少?卖多少价格才不会亏本?虽然不同陶瓷产区、不同陶瓷企业、不同产品品类、不同品质标准的生产成本存在较大差异,但有几个固定的成本要素不可避免。

比如燃料,在瓷砖生产过程中,每生产一平方米瓷砖大致需要消耗1.5-2m³天然气(不同企业、产品气耗存在差异),按天然气价格3元/立方米以上为计,每生产一平方米瓷砖仅天然气成本就高达4.5-6元以上。

如果是烧煤,每生产一平方米瓷砖,煤炭消耗量大概是3.8千克(不同企业、产品气耗存在差异),如果按煤炭1000元/吨的价格计算,那么每平方米瓷砖烧煤的成本是3.8元。

有陶瓷企业公布了一季度的瓷砖制造成本:每平方米瓷砖的生产成本为24.53元,折算成800×800mm规格成本为15.7元/片(800规格为成熟产品,实际制造成本可能会低于此)。

图片

这还仅仅是制造成本,如果再算上仓储成本、税务费用、设备折旧,许多陶瓷企业还有看不见的营销推广成本、管理成本等,分摊到每一片瓷砖上,成本则更高。

因此,对于9块多一片的800mm抛釉砖,许多陶瓷人惊叹:“很难想象,厂家还有利润吗?”

图片

资料图片,图文无关。

可以肯定的是,瓷砖越卖越便宜及“超低价”层出不穷背后,一定是大量的陶瓷厂家利润越来越低,甚至是处于无利润、亏损的状态。许多陶瓷企业一年到头看似生产火热,销售货如轮转,但就是“不挣钱”……

未来的陶瓷行业对绿色制造、节能降碳、企业经营等方面的要求及门槛一定越来越高,这些都需要陶瓷企业投入较大的资金去进行升级改造,没有足够的盈利能力,企业拿什么去进行技改升级,并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图片

企业供图,图文无关


“价格战”真的没有出路

“价值战”才能决胜未来

“价格战的尽头,是企业的淘汰出局”。对于大多数陶企来说,降价促销并非自愿之举,而是产能严重过剩、市场严重供大于求背景下的无奈之举,除了不断地降价促销,也没有更好的应对内卷之策。 

今年开年来,不少陶企采取“以价换市”、“牺牲利润抢占份额”的策略,意图在内卷的市场下,“卷”死同行,加速同行的“出清”速度。

 另一方面,在缩量市场下,“蛋糕”越来越小,低价对瓷砖销量提升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小,许多客户对价格战并不“感冒”,有的陶瓷厂在降价促销之后,不仅产品利润没了,销量也没有带动起来。

从长远来看,对许多陶瓷企业来说,一味杀价就是“慢性死亡”。它会一点一点蚕食企业的利润和“生机”。因为依靠低价得到的市场并不牢固,也无法有效提升品牌的影响力,最终会因为利润与投入不成比例而支撑不下去。

在此背景下,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今年来不少陶企已经开始“觉醒”,并全力规避价格战,由“价格”向“价值”过渡式转变,如加大高值产品的研发、生产与推广力度,逐步减少“大路货”低值产品占比;重新对企业优势和产品特色进行梳理,坚定地走差异化之路,扬长避短;提品质、创工艺、保价格……

当下及未来的陶瓷行业正进入下行通道,市场蛋糕将逐年缩小,许多企业将面临销量、价格、利润齐跌的挑战。未来的陶瓷企业,比拼的一定不是销量和经营规模,而是利润、效益和经营质量。

对于国内大多数陶瓷企业来说,打好基础,练好内功,走专精特新的差异化路线,竭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或许才是未来最正确、最长远、最健康的发展路径。

在这个过程中,陶瓷企业不仅需要关注产品技术研发和品质提升,更要强化品牌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并且要在供应链管理、产能布局等方面拥有前瞻的战略布局,紧跟市场需求,不断创新升级。

陶瓷行业这一轮价格战还会持续多久?瓷砖的价格底线到底在哪?没有人能够给出准确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从长远发展来看,未来能够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的,一定是那些能够坚守底线,拥有核心竞争力和护城河,对消费需求变迁有着敏锐捕捉能力,并真正给用户创造价值的企业。


关注陶瓷信息网